上海新闻
上海市中小学生爱鸟护鸟科技实践活动主办单位之一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代表于1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2003年福特汽车环保奖环境教育项目一等奖的证书。上海市中小学生爱鸟护鸟科技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上海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个“品牌项目”。
上海市中小学生爱鸟护鸟科技实践活动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项面向青少年的的自然保护科普教育活动,从最初的每年爱鸟周组织学生参与爱鸟宣传、爱鸟知识竞赛、制作安置人工鸟巢等活动,发展到现在全年开展中小学生野鸟识别和招引野鸟的普及教育、训练活动,并且每年举办中学生野外识鸟比赛。目前的主办单位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上海市动物学会、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学科技》、《小学科技》编辑部。
上海的野鸟有400多种,常见的也有五六十种。在上海的中小学开展了两年(2001~2002)的调查和试点活动,发现中小学生野鸟的认识程度极低,粗略统计只有2.9种,其中还包括麻雀。我们要通过科技教育来改变这种现状。2002年本市以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技特色学校为主,有11000余中小学生参与了“野生鸟儿知多少”科普活动。通过数据统计,中小学生在这项活动中,经过识别彩色野鸟图片→识别彩色野鸟照片→识别野鸟标本→野外识别野鸟活体这个全过程,所认识的野鸟种类从活动前的平均3.79种(识别准确率为6.3%),提高到活动后的平均42.73种(识别准确率为71.2%),认识野鸟种数是活动前的11.27倍。成绩最好的识别准确率为96.7%。
2002年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冬季挂鸟巢行动”,安置了1000个人工招引野鸟的鸟巢。上海市的中小学生在参与爱鸟护鸟活动中制作和安置的人工鸟巢累计数超过6000个。通过开展识鸟、引鸟活动,青少年关心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加强,其潜在的的社会教育效应不言而喻。
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自然保护从关爱麻雀开始。爱鸟护鸟只是活动的入门,最终目标是中小学生在有益的社会实践中科学素质和自然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内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也很薄弱。所以在上海地区,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野生鸟类越来越多的今天,爱鸟护鸟应该成为城市青少年因地制宜的科技活动。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技教育应该率先充分利用野生鸟类这项丰富的教育资源,。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热心支持,我们非常感谢并希望继续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