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小学乱收费已经成为近年来市民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玷污了教育自身的神圣和纯洁,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了政府的形象。今年6月份以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下,浦东新区采取了标本兼治的方法,下大力气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浦东区委、区府、纪委、监委、纠风办领导参加有关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调研、听取汇报、参加有关会议28次;社工委、社发局先后50余次专题研究、布置治理工作。一方面,在加强宣传,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采取制定规范、收费公示、自查自纠、与校长签订责任书、对违规校长给予行政处分和聘请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坚决遏制乱收费的势头。另一方面,从根源上抓起,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学校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减少家长和学生择校的现象。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保持教育经费持续大幅度增长,2003年新区财政的教育经费投入比2002年增长近20%;二是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03年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费用在2002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小学、初中分别达到640元和752元;三是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增加4500元到5500元的水平;四是加强初中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市级立项的22所、区级立项的21所重点建设初中教育学校的改造;五是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步伐,从2003年下半年起,浦东新区基础教育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86所原镇管学校全部划归区统一管理,并按城区学校拨款标准补足当年的教育经费,同时将2003年教育增量专项资金全部用于郊区学校改造。
由于多管齐下,浦东新区中小学违规收费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公办高中在严格实行“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开好前门、堵住后门、规范收费、严格监管”的思路,按照“政策公开、名额公布、收费标准公示、录取名单上榜”的程序,没有多收1个人,没有多收1元钱;绝大部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对“择校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现象得到了制止;大部分民办学校的收费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擅自立项收费、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等乱收费行为得到坚决纠正;学校代收费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反映乱收费的群众来信在8、9月份高峰期比2002年减少了59%;违规收费的学校减少了83%;违规收费减少了68.4%,并且已经全部进行了清退。市中小学治理乱收费检查组在对新区历时7天的检查后认为:新区的治理工作举措有力,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