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1.65岁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8

  市政府发言人焦扬11月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新近完成的对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始终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指标进一步提升,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言人说,上海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关注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重视妇女儿童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九五”时期开始,上海即与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同步实施妇女发展、儿童发展的五年计划,并且明确了到2015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的规划思路。目前,上海执行妇女、儿童发展第二轮五年计划即“十五”计划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根据由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组织力量完成的报告评估,计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过半。
  据统计,到2002年底,上海1334万多户籍人口中女性占49.6%,有662万;18岁以下儿童占13.8%,有184万。近年来,上海妇女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在衡量女性发展状况时,上海首次采用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通用的两大综合指标,即性别发展指数(GDI)和性别赋权尺度(GEM)。性别发展指数是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以及中小学和大学综合总入学率、获得收入的估计值三方面变量来表示的。上海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81.65岁,女性识字率为89.72%(成人识字率则为93.79%),小学、中学入学率都在99%以上,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为51%,男女两性收入的估计值为100:70。性别赋权尺度国际上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数值:女性和男性在议会中所占席位的百分比,担任立法议员、高级官员、管理层职位以及在专业、技术岗位中的百分比。上海相应的数据是:女性在人大代表中占24.5%,在政协委员中占17.8%,在局级干部中占12.1%,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占23.7%。用上述两大指标来衡量,上海妇女儿童的发展水平正朝着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接近的趋势健康发展。
  关于女性的经济参与度、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一些指标,也表明妇女发展进程的加快。目前,上海女性从业比例平稳保持在4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女性比例2002年为41%,比“九五”末下降2.9个百分点。而在金融系统中,女性就业比例较高,达到49%;在高技术产业中则为35.3%,比2001年上升4.5个百分点。与90年代初相比,上海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1.3年、达到8.7年,与男性的差距在10年间缩小了0.4年(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现为9.9年)。2002年,上海在校本专科女生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50.33%。另外,上海的离婚率在持续多年上升的情况下,已连续2年有所下降,表明从总体上看,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和谐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比较稳固。
  在儿童发展方面,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幼托入园率达到99.99%并连续6年保持在95%以上、111万学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均能享有趋于平衡的优质教育资源、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9.3%等等,表明上海儿童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并享有优质教育,其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据悉,上海将对中期评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落实妇女儿童发展“十五”计划的措施。其中,进一步提高妇女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保证女性在业人员的岗位稳定性、进一步开发儿童参与的权利等环节将受到高度重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