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满屋是阳光―――走近“生态建筑”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1

  上海首幢生态办公样板楼春节后将在莘庄兴建。目前,建筑、节能、园林等各路专家正紧锣密鼓规划设计。令人称奇的是:200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即便在大冷天,不仅无需开空调,朝北的办公室居然还阳光明媚。
  建造生态办公楼的是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生态办公样板楼技术指标为: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20%;室内环境优质;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达到60%。
  据专家介绍,申博成功,带动上海城市建设新一轮发展。在这一轮发展中,生态建筑将走上前台,一举打破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并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上海建科院已把生态建筑作为重大科研任务,集合精兵强将,计划在2年内,围绕生态建筑的“节能、环保、智能”等功能,主攻“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建立评估体系,研发生态型建材,并集成最终研究成果,在一个5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内推广。
  生态楼新构想
  1、人性化
  ―――让居住者感觉舒适、身体健康、工作高效。生态办公楼结构一反常见的办公楼造型:长方形如火柴盒,中间一条走廊,南北两排办公室,它外形南低北高,南面办公室下大上小,北面办公室下小上大,东北向西南倾斜的中庭从一楼直达三楼,形成一个共享空间。中庭内,绿树葱茏。中庭屋顶是巨大的透明玻璃天窗,开启角度大小随意。冬天,灿烂的阳光从天窗射入,融融照耀着北面的办公室,带给办公族的不仅是暖意,还有愉悦的心情。夏天,不开空调也凉风习习。原来,生态办公楼在地下2米左右深处,间隔埋设着若干根数十米长的小管道,管道出口一头在中庭,另一头在数十米外的旷地。由于热空气“体轻”,会直窜而上,从办公楼北面顶层的通风口散逸而出,并形成烟囱效应,从地面管道中拔风。而包裹地下管道的是凉湿的泥土和恒温的地下水,从地面抽取的热风经过数十米长的地下管道时,温度会不断下降,再经过滤处理,进入生态办公楼就是清新空气了。
  2、节能化
  ―――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并全方位采取节能技术。
  外墙:约厚36厘米,里层是承重墙,中间是5―8厘米厚的空气层,内置具有保温防水反光特性的材料,最外层是轻质墙体材料。复合墙可节能25%。
  屋顶:炎炎夏季,屋面最高温度可达50―60℃,生态办公楼给屋面戴双层帽:第一层帽是太阳能储热板,利用太阳能进行空调制冷或制热,提供热水等;第二层帽是保温帽,在屋顶敷一层高密度泡沫板,阻止夏天炎热的阳光。此举可使室内自然温降低2.3℃。据测算,每降低1℃,空调减少能耗10%,而人体的舒适性会大大提高。
  窗:采用低辐射玻璃,可有效阻断红外光。科技人员还将对窗玻璃进行特殊处理,使其能顺从人意,把阳光折射到一定的角度。窗外,将悬挂电子百叶窗帘,能自动遮阳,但其遮板上的细孔却能让微风和光线畅通无阻。
  3、材料循环及智能化
  ―――将研究再生混凝土、再生楼板、再生石膏墙、再生骨料、工业废渣地基加固、粉煤灰商品砂浆等再生建材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智能化则自动利用和控制自然光、防火救火、紧急救助。生态办公楼将研发安装高智能信息技术系统,如家居安全保障系统、室内环境综合调控系统、空调节能监控系统等。
  【专家访谈】
  生态建筑六要素
  张宏儒(生态办公楼建筑设计师):生态建筑理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体现生态平衡理念,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以实现健康舒适环境、资源有效利用以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共生的和谐统一。
  从技术层面上,生态建筑有六大性能:选址规划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资源利用高效循环,尽量使用再生资源;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努力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资源;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资源化,以再生利用;建筑环境健康舒适,日照良好,自然通风,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建筑功能灵活适宜,易于维护。
  绿化多不等于是生态建筑
  路善后(建筑节能专家):当前许多房产商和购房者对生态建筑在认知上有误区,一谈生态建筑就认为是绿化多,很多开发商甚至借生态建筑之名进行炒作。其实,绿化只是生态建筑的一个内容。迄今为止,总体上我国生态建筑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还未进入应用。生态建筑要成为建筑主导方向和产品,不仅对技术储备,而且对建筑理念和消费方式也是深刻的革命。如,近10年来上海新建的和正在兴建的建筑,多数只考虑房型、容积率、得房率,而忽视了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建筑环境等生态功能。上海建筑综合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至四倍,如果进行改造,仅墙体保温就要增加投入52亿元。从环境角度看,由于过度装修和不当设计,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严重超标,高层建筑综合症时有发生等。
  生态建筑前景光明
  汪维(上海建科院副院长):作为21世纪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生态建筑不仅可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还可带动新型节能墙体、节能门窗、新能源利用等30多个产业的发展,仅上海市场发展潜力就可达164亿元。采用生态建筑技术,上海每年可节约废弃物处置费1亿元以上;减少水泥用量300万吨,降低材料成本6亿元;建筑节能潜力可达74.78万吨标准煤/年,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199万吨,二氧化硫0.46万吨,烟尘0.19万吨;采用绿色工程材料,可节煤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135万吨。
  国外知名生态建筑介绍
  变废为宝型:比利时Recy-house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除屋架外,所有建材均可循环使用,如混凝土承重结构、拆迁碎料和白水泥制成的砖墙、石棉板屋面、木屑地板、磨细矿渣砌块内墙、家用废塑料和沥青渗透报纸屋顶等,共使用250种可循环材料。
  再生能源型:瑞典Bo01欧洲住宅示范小区,将当地可再生能源100%利用,如用风能、光电电池板发电(兼遮阳),有机垃圾生物沼气用以家庭取热和交通用能;雨水回收。
  综合节能型:德国RWE办公楼,采用高效围护结构,智能系统对太阳能和常规供热系统进行智能调控,保持热水温度恒定;采用水回用技术。这些综合措施使该楼煤气节约60%,节水30%,节电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