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5年里,新创办企业增量近5倍;3年来,企业总数每年以超过25%的比例增长;去年,有138家企业年收入超过了1亿元,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申城亮点,而上海的经济也因为有了这些“科技小巨人”的加盟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来自市科委的统计,1996年全市新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为939家,而200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697家。近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每年以25%以上的比例增长,截至2001年度,上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15462家,技工贸总收入1125.8亿元,其中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8家。与那些先天实力雄厚的企业相比,这些“科技小巨人”的蓬勃成长其实全靠一个畅通平等的舞台和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
建立平等机制使中小科技企业有了参与竞争的机会;“非歧视性”原则跳出所有制局限;公开招标使参与招标的单位,不论国有还是民营,不论内资还是合资,一视同仁地享有公平参与政府科研项目的权利。以“DNA芯片研究”项目招标为例,由民营企业领头组织的项目所获经费达到了资助总额的38.4%。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启动资金是迈出创业的关键一步。而在上海,只要你科技力量雄厚,就可以通过市科委设立的专项创新资金,通过种子资金、融资辅助资金和匹配资金等多种形式,获得创新创业最初的资金。据悉,上海市政府一开始为此投入了4855万元资金,在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吸引企业自筹资金10亿元,目前已经形成14亿资金的总规模,推动了363个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资金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一批新生代科技企业也迅速并茁壮地成长,其中像复旦微电子、复旦张江等已经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