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申城都市型工业科技化品牌化特色化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76

  “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崭新的招牌日前挂在新丰色织厂的旧厂房上,这已是继宝屐皮鞋厂、经昌色织厂之后,这家小有名气的高科技孵化基地“吞”下的第三个都市工业园……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都市型工业”,这种崭新模式的蓬勃兴起已经成为今年上海制造业中一抹耀眼的亮色。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都市型工业园区已引进3111家企业,增加就业8万人。
  厂区外迁后留下的旧厂房如何利用?如何为中心城区密集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中心城区大量工厂的外迁,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心城区与制造业的关系:中心城区在信息、交通、人才等方面具有集聚优势,这对服装服饰、软件设计、首饰加工等轻型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合理运用这些优势,都市型工业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科技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特征。
  位于泰康路上的上海食品机械厂,有这样一道风景:昔日毫不起眼的厂房,如今已集聚了来自10个国家的从事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的企业,都市型工业园成为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优良平台。此举很快被沪上众多工业科研院所借鉴,上海纺织科技工业研究院一举转型为上海纺织科技工业园,轻工研究所变成了理日科技工业园,机床研究所变成了机床科技工业园区,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成了仪表电子科技工业园……园区化发展模式在工业科研院所中蔚然成风。
  水仙都市工业园、凤凰都市工业园、马丽都市工业园区……琳琅满目的都市型工业园区中,我们发现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名称―――“品牌化”成了上海都市型工业的又一特征。上海的中心城区曾经孕育了一大批名牌,很多名牌至今仍有不小的号召力,利用这种名牌效应吸引更多同类企业的入驻,成了不少都市工业园招商引资的新招数。而这种“品牌化”,其实还有着专业化生产链的特征。记者最近从三枪集团获悉,他们将从位于卢湾区的集团总部中腾出1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吸引国内外内衣同行前来入驻,共同组建上海内衣发展中心。而在曾经赫赫有名的长征锁厂,改建后的长征都市型工业园区集聚了几十家专业锁公司,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有税收、有就业、有环保、有形象”―――多赢的格局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热情,都市型工业很快就频频联姻各区的特强产业,呈现出“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在以旅游纪念品为特强制造业的黄浦区,人民印刷八厂的一个旧厂房现在改建成了旅游纪念品工业大厦,迅速成为旅游品研究、开发、生产、批发的集散地。而在以室内床上用品生产为主的杨浦区,第四漂染厂改建成了室内纺织品工业经济园区,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