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龙岩:永定实施四大工程做强土楼旅游

来自:永定县旅游事业局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55

  永定县按照大旅游、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尽快做大做强永定旅游产业。近期,将重点实施以下四大工程——

  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以连接“双永”高速公路湖雷、岐岭、下洋三个出口为核心的旅游公路环形网络,解决该县旅游可进入性较差、交通不顺畅等问题。采取BT建设模式,建设岐岭—湖坑伯公凹、湖坑—高头隘背(南靖界)、大溪——下洋廖陂、下洋—初溪、县城—棉花滩等五条旅游道路,使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南溪土楼群等重点景区点尽快形成便捷环线通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双永”高速及龙岩城区至岐岭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双永”高速湖雷互通至县城连接线,确保与“双永”高速同步通车;尽快启动漳龙高速从适中经龙潭至抚市连接双永高速的快速通道的规划,缩短与厦门的距离,形成厦门一个半小时到土楼的快速干道。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道路指示标志,组建旅游专业车队,开通县城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观光巴士。

  精品建设工程。以项目为抓手、以品牌打造为动力,完善旅游承载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一是改造提升土楼景区品位。洪坑民俗文化村,开掘舞龙舞狮表演、山歌对唱、树叶演奏以及游客参与性强的客家婚嫁风情节目,展示小溪浣衣、犁耙耕种等古代土楼人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游客游览内容。有计划地通过产权置换的形式,搬迁原住户,创建“5A”景区。高北福建土楼王景区,以展示建筑文化为核心,开辟土楼夯筑体验;初溪土楼古村落景区,开发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打造成生态型的田园风光式景区;南溪土楼景区致力打造成集乡村体验、生态观光、登高探险和水上探险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区。同时,有计划地开发福建最古老土楼—“馥馨楼”和全国现存唯一塔式土木结构的天后宫——西陂天后宫等旅游景点,做到“一个景区一个特色,一个景区一个品位,一个景区一个形象”,有效延长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二是建设文化体验平台。加快客家圣殿旅游项目建设进程,配套建设大型娱乐演出场所,整合永定文化艺术团体,筹办一台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高水平经典文化演出晚会和“神奇土楼”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活动。着手规划建设含福建土楼博物馆在内的客家风情体验园,充分展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闽西汉剧”以及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永定客家山歌”和作大福、打新婚、四月八、迎花灯、闹古事等,打造客家文化体验旅游精品。同时,对县城及旅游公路沿线建筑物进行改造包装,充分融入土楼与客家元素,设计出符合永定特色的建筑模式,对境内所有新建建筑进行严格审批,按统一外观进行建造,使游客一进入永定就产生“人在客家”的感受。三是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整合龙湖和王寿山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水上娱乐休闲、高山猎奇探险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以土楼旅游带动山水旅游,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旅游集散中心为纽带,连接东部客家土楼旅游片区、西部湖光山色旅游片区的“东楼西湖”旅游精品格局。

  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旅游酒店和农家乐休闲旅馆,争取2年内建设10家高水平高档次的星级宾馆和一批有一定品位、档次的土楼农家乐旅馆,满足高端游客住宿、休闲等需求。在县城、湖坑镇和下洋镇建立旅游购物街区、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和专业性旅游商品市场,在主要景区(点)建设旅游购物街或购物点;建立客家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研究开发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系列旅游产品。挖掘客家传统美食,整合永定本地特产,形成永定客家特色餐饮系列,如下洋牛系列、客家药膳美食等。定期举行旅游餐饮名菜名店评比,打造客家美食品牌。在县城、湖坑镇和下洋镇规划兴建旅游餐饮区。加快规划建设岐岭旅游服务区和洪坑民俗文化村景区30000平方米停车场、高北福建土楼王群景区2000平方米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尽快开通“土楼网”旅游门户网站,为游客搭建多元化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土楼保护工程。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承担起土楼保护的责任,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和《福建省“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维修力度,提高保护的科技含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