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福建网福州九月十四日电 (记者 罗钦文)气象灾害,对于福建人并不陌生,因为每年都有几个台风来袭。今年入夏以来,紧随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之后,“帕布”、“蝴蝶”、“圣帕”三个台风接踵而至,暴雨侵袭,造成福建严重损失和影响。
福建是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台风、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经常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也相当严重。
气象灾害由此格外受到福建高度重视,也就不足为奇。福建近日发文要求各地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为建设和谐海西创造良好的气象环境。
福建提出,要加大在乡镇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力度,进一步完善地面、海洋、高空、空间相结合的气象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加快重大气象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地质山洪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及时向公众发布提示灾害性天气警报信息。
同时,福建强调,要建立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明确各类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建立城市社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提高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