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着力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上学环境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93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上学环境,让他们与城市的孩子一样——

厦门市湖里区今年秋季学期扩充了28个班级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现在,1200多名农民工子女已顺利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另外1000多名学生也到 民办小学报名,他们全部免交学费。

  记者近日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福建全省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已有40万人,占农民工子女总数的82.2%,他们与城市少年儿童一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在泉州,全市外来工子女约18万,占在校生数的18.47%,其中97%在公办校就读,外来工子女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今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经费20551万元。

“老师对孩子很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我们不要多交钱。”来武夷山市打工的吴裕文,说起孩子入学问题时,很是高兴。吴裕文夫妻到城里打工多年,孩子读初中的事一直让他烦心不已。去年9月,吴裕文在政府宣传栏里看到市里指定学校让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公告后,顺利为孩子报名入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通过积极挖潜和新、扩建学校,努力满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目前福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近48.7万名农民工子女到校就读,占福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11.3%。

福州公布了尚有学额容量公办学校名单,敞开大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厦门计划今明两年投入6.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40所中小学;在农民工较集中的晋江和石狮,按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人数核增教师编制,并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去年,两市中小学分别接收8.17万、2.3万名农民工子女,占福建全省总数的16.8%和4.6%。

“公办学校还不能将所有的农民工子女接收,他们中还有许多得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各地正积极扶助民办校提升办学质量,比如在厦门,市、区两级财政设立了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专项资金,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费附加补助范围,并试行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交流培训。

福建省对就读手续进行规范管理,使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在泉州,进入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全部编入学籍管理,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表、卡、册”,纳入本辖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管理。此外,今年1月,省教育厅修订出台《福建省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意味着农民工子女纳入了正式学籍管理和事业统计。

“今天他们是农民工子女,明天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就是城市的主人,他们的素质也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城市的文明程度。”思明区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如是说。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入学后学得好呢?记者了解到,福建省各地正积极探索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邵武市,学校成立农民工子女家长委员会,每月举行家校联动活动,邀请品学兼优的学生家长作经验介绍,而且每位老师与3-4名农民工子女结对,经常聊天、谈心。在龙岩市新罗区,在家长会上请来教育专家,教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三明梅列区,建立农民工子女中的特殊生跟踪表,发动社区资源进行课外帮教工作……如今,福建省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如教育收费、评优奖励、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实行免、减、缓交规定费用的优惠政策。

在长乐金峰打工的刘女士,最近脸上天天挂着笑容,因为,今年回到老家霞浦参加中考的小孩,中考成绩比本地重点高中录取线高出了21分。“多亏当地办起招收打工子女学校,我才能把原本留在村里的小孩带出来,现在还考了好成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