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网:黄金周 漳州市防御台风及黄金周情况综述

来自:供稿|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6

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是漳州市15个黄金周中唯一有抗击台风内容的一次。全市旅游工作在省旅游局、市委、市政府、市防汛办的领导和指挥下,于黄金周的前半段,积极防汛抗灾减灾,确保了各项旅游活动的安全与平稳;于黄金周的后半段,努力开展灾后自救,尽快恢复了正常的旅游运行秩序,使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全市旅游市场没有出现旅游交通拥挤、旅游安全事故、游客投诉事件,游客满意率较高。1-7日全市共接待游客33.3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7.6%,旅游总收入6179.3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5.3%。

  一、防御19号台风情况

  市旅游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抗19号强台风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领导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投诉电话及传真24小时开通,随时进行上传下达。同时,立即启动《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防台风工作预案》。局各科室根据分管范围分别落实了预案中的“组织领导与工作责任制”、“防范目标与工作重点”,采取了几项主要应对措施:2-3日适时关闭全市所有景区(点)共24个,占全市主要景区(点)数100%;要求沿海景区(点)注意防御海潮强风和暴雨,山区各景点注意防御因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有旅行社停止旅游集体活动,并积极配合交通、海事等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严防旅游交通事故发生;对一些正在基建的星级饭店和景区(点)提出要求,撤离一切施工人员,及时撤除危险隐患,加固饭店外部设施。由于工作到位,措施有力,台风期间受阻滞留本地的34个团队354人均安然无恙,灾后又得到较妥善处理,游客普遍感到满意。

  二、灾后自救和旅游活动特点

  在省假日办、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10月4日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灾后自救,尽快恢复了正常的旅游运行秩序。一方面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旅游局领导下基层帮助排查隐患,指导企业适时开放景点;一方面帮助旅行社尽快组织客源出游。主要特点是:
⒈节庆活动成为黄金周的主旋律。黄金周期间,漳州市第十届运动会福建(闽南)文化海洋旅游节、首届《壮美的滨海火山》摄影大赛等一批大型活动纷纷登场,每日都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4-7日,参与活动人次达10万。

  ⒉新景区开放和专题旅游活动做大节日经济。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开通海上快艇游项目,林进屿、南碇岛向游人开放,引来一批批探秘游客。“漳州市美食文化节”、“东山岛海鲜美食节”、“走进龙佳,回归自然”、“长泰漂流,任心飞翔,水陆空旅游”等专题游,丰富了“黄金周”内涵,拉动了游人的消费,做大了节日经济。据统计,新景区和专题游占黄金周地接总收入的62%,为2800万元,单日收入(4日以后)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8%。

  ⒊“一日游”、“短线游”火爆,客源面广。短线游占游客总人数82%,省内的游客以福、厦、泉为主,占总人数75%,省外的游客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主,新增加部份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客源;境外的游客以日本、韩国、东南亚游客为主,也有部分欧美游客到漳州旅游观光。酒店平均出租率58%,游客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出现二星以下酒店住宿率低,三星以上住宿率高的现象,游客的平均停留天数为1.5天。

  ⒋自驾车旅游依然是亮点。一段来的石油价格上涨,档不住人们自驾车游的兴致。台风过后,散客量占总游客量的70-80%。如石雕园和天福茶博院,每天的游客量达2500人次以上,自驾车族多,每天停车量近500辆。

  ⒌行业服务水平提高。一批旅游设施以新面貌、新形象登场。东南花都、三平寺在节前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区的初检,火山地质公园、云洞岩、龙佳山庄努力配齐旅游设施,正在争创国家4A或3A旅游区,漳州宾馆四星级正式揭牌,漳浦、云霄、平和、诏安、东山一批新老星级饭店也打扮一新,热情接待游客。透过这些服务设施和台风的考验,游客普遍反映:漳州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已明显上了新台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