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个黄金周在十九号台风“龙王”的搅局下,经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组织,虽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仍实现了“安全、秩序、健康”的目标,七天时间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投诉事件。
一、黄金周运行情况
1、总体情况。全市共接待中外旅游者33.9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0.8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94%,接待过夜旅游者15.9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接待一日游游客1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04%;实现旅游总收入12417.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7%。日均接待旅游者4.8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66%,日均进帐1773.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7%。
2、“北山南水”接待情况。黄金周期间,十县(市、区)的旅游接待呈五个增五个减的态势,延平区、邵武市、建瓯市、松溪县、政和县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增长,武夷山市、建阳市、浦城县、顺昌县、光泽县的旅游接待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皆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从“北山南水”的运行情况分析,则呈现“北山”略减,“南水”略增的态势,具体是:
武夷山接待中外旅游者13.4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32%,占全市接待总数的39.5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5个百分点,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0.8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94%,接待过夜旅游者9.1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19%,接待一日游游客4.2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61%;实现旅游收入9162.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73.7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2个百分点。
延平区接待旅游者6.3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62%,占全市接待总人数的18.82%,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2.2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41%,接待一日游游客4.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13%;实现旅游总收入1164.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5%,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9.38%,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个百分点。
邵武市共接待旅游者4.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69%,占全市接待总人数的13.57%,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26个百分点,其中,接待过夜旅游者1.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4%,接待一日游游客3.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1%;实现旅游总收入9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7%,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7.34%,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71个百分点。
其它县(市、区)接待旅游者9.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78%,占全市接待总人数的28%;实现旅游收入1177.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占全市总收入的9.49%。
3、旅行社组接团情况。黄金周期间,全市81家旅行社共接待旅行团3638个,比增13.5%,接待旅游者81675人,比上年同期下降0.09%。其中,武夷山市的61家旅行社共接待旅行团3568个,比增12.6%,接待旅游者78500人,下降1.38%;延平的9家旅行社接待33个团,955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5倍和7.9倍;邵武市的6家旅行社接团31个,2100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4%和12.4%;建阳的1家旅行社接待3个旅行团,45人,全部是到武夷山的旅游者浦城的两家旅行社接待3个团,75人。其余县市的旅行社没有接团。
组团方面,除武夷山外,其余的20家旅行社共组织本地游客到外地旅游的旅行团49个,796人,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9.6%和51%。这些游客主要前往香港、北京、上海、九寨沟、浙江以及周边地区。
4、景区(点)接待情况。全市25个景区点共接待旅游者27.3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03%,实现门票收入1273.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7%。其中新培育的十个年接待十万人次的景区,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旅游者18.1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实现门票收入127.54万元,比增1.79%。七天时间,接待量超十万人次的景区1个,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接待13.43万人次;接待量超一万人次的景点4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个,分别是:延平区的溪源峡谷景区1.35万人次、九峰山游乐园1.92万人次,邵武市的熙春山游乐园1.72万人次、天成岩景区1.49万人次(新增的景区)。这五个景区的接待总人数占全市所有景点接待人数的71.38%,比上年同期上升4.69个百分点。
5、受台风影响情况。由于19号台风未正面袭击闽北,我市所有景区(点)、旅游星级饭店全部正常营业,但损失不小,影响最大是旅行社和旅游者。台风期间,我市共有287个旅行团5700多名游客被迫取消到武夷山旅游的计划,其中国内团队242个4800多人次,台湾团28个556人次,港澳团17个351人次;10月3日、4日,因外福铁路闽清段发生塌方,16趟列车停运,武夷山机场13个出港航班被延误,21个航班被迫取消,由此造成短暂滞留的团队达108个2380多人。因台风降雨天气的影响,10月3日,我市绝大部分景区游人稀少,不足正常情况的两成。全市接待旅游人数比预期减少2.4万人次,其中,仅港澳台游客就比预期减少了5000余人,共造成旅游收入减少1400余万元。
二、黄金周运行特点
1、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节前,市假日办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黄金周工作的重点,组织人员分两个小组深入有关县(市、区)进行旅游安全大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30多处。武夷山市、延平区、邵武市、建瓯市等也组织旅游、工商、公安、交通、物价、文化、消防、卫生等部门成立了黄金周工作检查组,深入景区景点、旅游企业、宾馆酒店检查黄金周准备工作。各级假日办及相关部门同时实行节日期间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有关部门加强了市场检查和监管,旅游企业普遍实行“承诺服务”,为“十一”黄金周旅游大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这些举措,虽遭遇第19号台风“龙王”的影响,但旅游市场却井然有序,各旅游景区(点)都没有出现拥挤现象,游客普遍反映良好。
2、“南水”旅游规模继续提升。经过多年的培育,“南水”旅游逐渐形成,延平的溪源峡谷、石佛山、三千八百坎以及邵武的天成奇峡、和平古镇已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建瓯的万木林、归宗岩,浦城的浮盖山,顺昌的华阳山等景点对当地及周边城镇的居民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一批中高档酒店的建成,更是从根本上提升了“南水”的吸引力,如延平、建瓯、建阳、光泽、浦城相继有一家三星级酒店落成,吸引了众多的过往旅游者。本次黄金周,“北山”因台风影响,接待人数出现了负增长,而“南水”旅游区却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加势头,其中,旅游人数增长7.19%,旅游收入增加17.62%,旅游接待人数占全市的比重从上年58.42%,提升到今年60.41%,旅游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从上年的23.59%,提升到今年的26.21%。
3、散客比重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一是一日游的游客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51.13%上升到53%;二是旅行社接待的团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从上年24.96%下降为今年的24%;三是自驾车达3400多辆次,32000多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0辆次,2000多人次。
4、短途休闲游继续受到青睐。受台风影响,原计划出游的人们未能如期出游,改为近郊游和短途一日游,一些新景区受到周边旅游者的热烈追逐,如邵武天成岩景区,七天时间接待1.4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台风过后,近郊型景区旅游者迅速回升,5日至7日,大部份景区的接待人数好于上年同期。
5、即兴旅游逐步取代预约旅游。节前,我们专程到武夷山了旅游酒店的预订情况,饭店经营者普遍反映今年“十一”黄金周预订很不理想,截止9月27日,各酒店的预订率不足30%,而往年这个时候已基本无房可订。然而,到了10月1日以后,武夷山度假区的开房率开始攀升,10月2日,武夷山度假区内的酒店入住率已超过90%,四星级酒店则全部爆满。
三、黄金周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道路依然难行。黄金周期间,205、316国道都在修路,堵车现象十分严重,自驾车旅游者苦不堪言,甚为懊恼。
2、门票价格偏低。除武夷山外,我市大部分景区价格都在10元以内,外地游客一听立即取消行程,理由很简单:便宜没好货。
3、宣传造势不够。黄金周走过14届,有人疲惫,有人麻木,最有效果的宣传造势工作也缺少组织,旅游氛围一年不如一年,吸引力也一年不如一年。
4、买方市场悄然兴起,旅游企业不知所措,难以从容应对。
四、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旅游业是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修路本无可厚非,但选择在黄金周期间修路就有些不妥。我们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到国内外进行旅游促销,说尽了闽北的好话,旅游者被吸引来了,由于路不通,旅游者受骗,旅游业受损。因此,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在黄金周期间最好是暂停修路,多为旅游者着想。
2、尽快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建议有关方面加强景区门票价格调研,门票价格提高后,旅行社的积极性可以得到调动,旅游市场可以得到大力的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将极大拓宽。
3、高度重视黄金周的宣传造势工作。黄金周的作用日益提升,三个黄金周做好了,相当于完成全年任务的七分之一,因此,国内有的地方搞宣传促销主要围绕三个黄金周来展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为个性化旅游的兴起做好充分的准备。个性化旅游的兴起,不仅扭转了旅行市场一直为“卖方”(旅行社、旅游景点)所控制的不良局面,同时也给各旅行社敲响了警钟。为游客量身定做旅游,通过各种方式满足或迎合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点菜式服务的要求,将是今后各旅行社首要的服务方向与准则,为此,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使旅行社能尽快适应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