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恰逢19号台风“龙王”在我省沿海登陆,我市虽处较内陆地区,但在台风期间仍造成较强降水,影响严重。为确保广大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市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市防汛办、省假日办的具体要求,认真部署,全面抓好防御工作,同时启动黄金周安全事故处理预案,适时关闭景区,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台风过后,按照卢展工书记“要及时恢复秩序、及时生产自救”的指示精神,我市快速进行灾后自救工作,迅速恢复了旅游市场正常秩序,整个黄金周仍接待了游客 2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9.2%和25.3% 。现将整个黄金周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密部署,防御台风
9月30日下午,在参加省防汛办关于防御第19号台风工作会议和收到省假日办有关紧急通知后,我局立即研究部署,当天就下发了《关于做好防御今年第19号台风工作的紧急通知》(岩旅[2005]85号),要求各县(市、区)旅游局、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队要高度重视,迅速动员起来,抓好台风防御工作。同时启动龙岩市旅游系统黄金周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预案要求及时部署,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在黄金周期,我市旅游系统各岗位坚持24小时值守,相关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市旅游局派出三个安全检查组,分赴各县(市、区)检查督促各旅游接待单位防御台风和旅游安全防范工作。10月2日下午和3日全天,按照省假日办要求,我市关闭所有景区,停止一切旅游团队活动,并向游客耐心做好解释工作。10月4日台风过后,及时指导各景区、旅行社做好灾后的旅游市场秩序恢复工作。
这次黄金周的防御台风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台风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将台风造成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取得重大胜利,充分体现全市旅游系统以人为本、顾全大局,在重大灾情面前团结一致,勇于抗争的良好精神风貌。
但由于台风客观影响,也造成了我市旅游业不可避免的较大损失。据统计,整个黄金周接待2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9.2%和25.3% ;在此次台风期间,我市适时关闭所有景点,及时疏散游客2.51万人次,预计减少的游客为8.36万人次,减少旅游收入2400万元。受台风影响,有126个旅游团未成行,有59个旅游团滞留本地,造成旅行社直接损失360万元。此次我市星级旅游饭店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是饭店客房退订造成损失,全市18家星级旅游饭店损失134万元。
二、旅游接待情况
(一)旅游接待情况。我市各旅游景区除在台风期间实行关闭外,在台风过后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整个黄金周,我市接待游客 2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9.2%和25.3% 。主要原因是台风造成组团未成行、地接取消和阻碍散客出行等等。
(二)旅游客源情况。来我市旅游的游客客源总体分布上未发生重大变化,仍是闽南金三角和广东梅潮汕、广深珠占主导,我市周边三明、南平、江西赣南和上海、江浙地区客源次之,新的主要情况是省内福州、莆田地区游客有较大数量增长。
(三)主要特点
1、自驾车游呈升温态势。此次黄金周我市接待了来自深圳、潮州等地的大型自驾车旅游团,成为黄金周的一大亮点。同时散客自驾车游仍保持升温的良好态势。
2、旅游安全管理有序,应急预案落实到位。从市旅游局的检查情况看,各县(市、区)旅游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对旅游安全的责任意识较强,均有制定相关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能尽早安排旅游安全防范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人。特别是在防御第19号台风工作中,能顾全大局,及时疏散游客,体现了责任、体现了效率、体现了气度,确保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3、各部门工作协调,形成合力。在抗击台风的过程中,市、县防汛办、假日办、气象局和旅游企业能通力合作,保持联络畅通 ,能迅速将灾情和相关要求传达到旅游接待部门第一线,及早做出安排部署,形成了良好的协调机制。
(四)存在问题
1、个别路段不畅通。如通往冠豸山205国道的朋口路段,在国庆期间仍进行施工,有时造成堵车达半个小时以上。
2、个别景区交通秩序较乱。如冠豸山的石门湖景区,仍出现大批摩托载客人员拥堵在景区大门口或不听劝阻在景区内横冲直撞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3、旅行社计划调配能力较弱,特别是出现台风等紧急情况,如何合理调配旅行计划,及时疏散游客方面安排得不够科学,造成本可以转移的游客出现滞留现象。
(五)旅游投诉情况。
我市在黄金周期间未接到旅游质量投诉事件,虽受到台风影响,但旅游市场仍保持良好秩序,基本实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