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心术不正”者无空子钻――专家解读新修订《专利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0

  今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专利法》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专利法》诞生以来的第三次修订。4月21日下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顾勇华做客东方网网上聊天室,为网友解读新《专利法》的诸多亮点。在他看来,新《专利法》一方面加强了打击侵权的力度,另一方面提高了专利批准的门槛,无论侵权者还是申请劣质专利获得不正当利益者,均会受到更严格的法律约束。
  赔偿金额大幅提高
  【现状】由于侵权成本较低,市场上各类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与此同时,由于审查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垃圾专利”出现,降低了专利含金量。对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员而言,这两种情况都会打击其积极性。
  【新政解读】新《专利法》对侵权的处罚、赔偿金额的上限都有所提高。例如对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政处罚,最高金额从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司法诉讼中,如果原、被告双方都无法确切指证具体的赔偿金额,法庭将最终裁定一个法定赔偿金额,其上限原先是50万元,现在也上升到100万元。
  外观专利防展会侵权
  【现状】许多大型展会上,经常会展出许多新产品,其中不乏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例如展商A在某个电脑设备展上展出一款外观设计别致的鼠标,其实这个设计是抄袭展商B的创意。但展商B却没有法律依据禁止它继续展销。
  【新政解读】现行《专利法》对用展会展示等宣传方式,推销侵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权利人有权禁止;但这条规定不适用于外观设计。因此新的《专利法》将外观设计也纳入保护范围,防止展会侵权。这一规定已经比WTO的相关规定更严格,说明我国对专利权人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
  保护中国“遗传资源”
  【现状】个别境外医疗研究团队,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所谓的“免费体检”,以此掌握大量样本信息,再开发专利药物,反过来以高价进入中国。
  【新政解读】所谓“遗传资源”,是指来自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者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和信息的材料,人体的有关信息当然也包含在内。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遗传资源非常丰富,必须加以保护。新《专利法》规定,依据中国遗传资源进行发明创造而申请专利的,应当说明遗传资源的来源,无法提供来源的,应当说明理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