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民营企业走上海外收购之路
华盛收购威尔兹
上海华盛集团最近成为德国汉堡市的明星。这家以压力容器为主业的青浦民营企业,以400万欧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宣告破产的德国同行―――威尔兹公司,不到一年,就让这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起死回生。中国企业的魄力和能力,在德国商界引起震动。
“威尔兹之所以破产,一方面是由于投资失误,另一方面也是被华盛集团给逼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压力容器市场相当广阔,汽车钢瓶、氧气瓶、灭火器……气体的储存一般都离不开它。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欧美生产商至今未将生产基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成本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同时,这个行业对工人素质、原材料等配套能力却有较高的门槛,比起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又得天独厚。
凭借这种优势,华盛集团从1999年踏入欧洲市场开始,迅速挤占欧洲同行的生存空间。2001年,这家民营集团成功收购当时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为齐全的压力容器制造商―――上海高压容器厂,更是如虎添翼,在欧洲市场的扩张再次提速。目前,华盛集团在德国压力钢瓶市场中的份额已经占到了30%,部分产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经高达40%。
华盛集团的扩张,使得威尔兹这样的中型企业也吃不消了,不得不宣告破产。华盛集团又一次“嗅”到了机会:尽管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但这家“老字号”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装备、品牌和质量保证体系,都让华盛集团心动。斥资收购的决定很快成型:“我们希望在欧洲真正建立一个桥头堡,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贸易公司。”
完成收购后,华盛集团除了“空降”一位董事长外,从高级管理层到操作工人,都从当地聘请。他们还从欧洲另一家同行―――法液空公司,挖来了德国销售部的负责人,出任新的威尔兹公司总裁。短短2、3个月的整合后,当年创下400多万元利润,华盛集团在全球同行中的市场排名,随之攀升到了第7位。
现在,华盛集团又把目光瞄上了美国市场。去年年底,他们已经拿到了进入美国的许可证,至今,接到的订单已经超过2亿元。新的扩张又开始了,华盛希望在2―3年的时间内,在同行排名中进入全球三甲。
新时达控股西格雷那
3月8日,嘉定有关方面了解到,位于嘉定南翔的新时达电气公司,已经收购了德国老牌电梯企业---安东西格雷那公司74%的股权,新组成的新时达-西格雷那公司开始正式运转,日前,新时达公司海外负责人前往德国,对新公司的生产、品牌管理进行全面改进。
据了解,新时达电气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生产电梯控制系统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拥有160多名员工,大专以上学历员工超过70%,2003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海外市场的销售超过1000万元。作为国内电梯控制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新时达在2001年和2002年以强大阵容参加了德国奥格斯堡电梯博览会和美国拉斯维加斯电梯博览会,展览会中与德国老牌电梯企业安东西格雷那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有关人士介绍,安东西格雷那公司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第一个在德国电梯市场上推出电梯专用微电脑控制器的公司,到目前为止,其产品已遍布世界各地,销售总量已达18000多套,但近年来,该公司市场拓展不利,陷入困境。从2002年开始,新时达和安东西格雷那公司开始就股权转让进行谈判,去年下半年,双方正式签定合约,新时达购买了该公司74%的股份,收购后新成立的新时达-西格雷那公司在法兰克福注册,主营电梯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配套,不久前,新公司开始试生产电梯的控制柜,为了促进其尽快发展,新时达已经决定把两个品种产品的生产加工放在德国。
新时达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收购安东西格雷那公司后,新时达能利用其拥有的在欧洲近万台电梯装备系统的市场基础,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同时,为进一步打入海外市场,美国新时达电梯控制有限公司也在组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