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今年5月份以来,本市试点推行以公示、信访接待、承诺书、举报和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房屋拆迁管理工作五项制度。目前,有关工作总体进展良好。��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本市新开工的拆迁基地要全部推行“五项制度”,在拆基地中已签约户数在50%以下的也要逐步推行。目前,全市已有113个拆迁基地实施“五项制度”,占应实施基地总数的63.1%。实施“五项制度”的拆迁基地尚无投诉举报。其中,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共有103个,占中心城区应执行制度基地总数的97.2%。郊区农村拆迁基地继浦东新区试点后,南汇、宝山、嘉定、青浦等也开始推行,并推出有关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各区县相继成立执行“五项制度”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街道和拆迁公司也相应落实领导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同时,组建连接区、街道、拆迁基地的信息网络,及时通报五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组织培训有关动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2、进一步规范拆迁公司的行为。一是在拆迁基地公示本基地的房屋拆迁补偿计算办法和有关规定、评估鉴定单位与拆迁公司的相关信息等,并上网公布,方便居民查询。二是动迁单位在基地设立信访接待室,受理居民来访。三是各拆迁公司承诺遵守本市拆迁管理规定、履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保证未签约居民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等,有关部门全过程监管。��
3、建立完善举报和监察制度,加强落实情况的检查。市监察委派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箱和监督电话,对居民举报的问题及时查办。区监察委等部门和有关街道负责对拆迁单位实施全过程监管、对拆迁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化解由拆迁引起的矛盾。市有关部门组织了多次检查,听取工作汇报,并在工作现场向动迁居民了解对实施“五项制度”的反映。��
“五项制度”的实施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欢迎。动迁单位认为该制度对动迁工作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动迁居民认为该制度有助于他们理解动迁政策。不少居民从等待观望到主动要求签约,已动迁居民对安置方案表示基本满意。部分动迁基地还获得居民的表扬和媒体的好评。��
有关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五项制度”有利于把动迁工作纳入全面规范的轨道,对今后建立动拆迁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是一种有益探索。有关部门提出,下一步要将推进重点转向郊区动迁基地,并探索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倾斜措施等。��
1、进一步推进郊区动迁基地实施五项制度。在确保中心城区应实施拆迁基地全部实施以外,重点推进郊区拆迁基地实施五项制度。市有关部门将加大检查力度,并于近期召开现场推进会,促进五项制度的进一步推广落实。此外,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让居民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五项制度”。��
2、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综合性解决的力度。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研究对特殊困难群体和积极配合动迁的居民实施倾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