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5+2天”通关工作制试行情况良好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7

  10月28日,上海市外经贸委听取了海关、检验检疫局等查验单位和银行的情况反映,“5+2天”工作制第一个月试运行情况良好。
  
  据统计,10月节假日和双休日,海关平均每天报关量约6500票,检验检疫局平均报检量为5000票左右,约为平时工作量的1/4左右。
  
  “5+2天”通关工作制试行一个月来,各企业普遍反映试行“5+2天”工作制方便了企业及时提货,吸引周边地区更多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口。在上海口岸试行“5+2天”通关工作制后,外地企业委托上海货代企业帮其在双休日办理进口通关手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进口设备。而且企业可以有7天办理通关手续,货物被疏港的可能性变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
  同时,市外经贸委在调研中了解到,为配合上海口岸“5+2天”通关工作制的试行,银行做出了很大努力。
  目前,除银行票据跨行交换之外,已经在双休日开展了现金、本行支票、EDI和网上支付的税费收取业务。在浦东国际机场,已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实行了“5+2天”通关工作制;在航交所,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上海银行现场实行“5+2天”工作制。招商银行和上海海关合作开通了“银关通”服务,每周7天提供“银关通”服务,使企业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随时可在网上支付税费。
  
  在调研过程中,有关企业和银行也反映了反映“5+2天”工作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的一些问题。试行“5+2天”工作制后,货代企业和银行增加了工作时间,但现在一周7天的业务量相比原来5天增加不是很明显。
  如有些银行双休日的业务量达到了平时的1/3左右,有些银行为平时的1/5,但也有些银行双休日的业务量不大,只有平时的1/10不到。因此导致成本的增长超过收益增加的幅度,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问题。但货代企业和银行相信,“5+2天”工作制的宣传和试行有一个滞后效应,随着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个新制度,有更多生产企业会根据新的工作制调整内部生产,对“5+2天”工作制都十分看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