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加速建设“出口新引擎”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77

  今年年初,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上海新增设立松江(B区)、漕河泾、闵行、青浦四个出口加工区,不到10个月后的今天,上海新增出口加工区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出口加工区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形势设立的,据了解,此次上海新增的四个出口加工区属于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批准的第二批出口加工区,目前各加工区硬件设施建设多已进入尾声。上海海关专门组织技术骨干,制订了统一的海关监管设施技术标准,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卡口布局及设备、区内光纤局域网等各类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
  据悉,10月25日前后所有加工区具备验收条件;10月30日至31日上海海关等有关部门进行预验收;10月31日至11月10日整改;11月15日至20日间接受国务院八部委正式验收。
  上海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批出口加工区的硬件比第一批更加先进和完善,以松江出口加工区B区为例,设备先进程度已达国际水平―――卡口与查验平台设置了可视电话;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出色地完成对报关数据和物流信息的分析整合;查验平台各有5台升降机分别负责进出口货物的装运;行政大楼地基坚实,足以承受7级地震的考验;“上海出口加工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安装调试也已完成。
  青浦出口加工区所处的上海青浦区投资环境比较成熟,周边已建成青浦工业园区、台商工业园区等几大颇具规模的经济园。
  为了发挥加工区的政策优势,青浦出口加工区采取了“边建设边招商”的运作模式,招商对象定位于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快的企业,招商领域涵盖信息电子、汽车、电气等行业。今年年底加工区引资额预计将突破3亿美元。
  漕河泾出口加工区采取了“边建设边运作”的模式。台湾英业达集团就是该模式的最先受益者―――2002年8月,集团麾下漕河泾开发区内的英业达公司正经历发展的瓶颈,原有厂房规模已远远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由于浦西开发区地价飙升,英业达集团决定在出口加工区投资8000余万美元新建英顺达公司,替代英业达进行服务器生产。
  闵行出口加工区位于奉贤,东临未来的南汇海港新城,西靠金山石油化工区。洋山深水港建成后,奉贤将成为继南汇之后最大的受益区。而奉贤的大面积绿化已成为投资商看好的“卖点”,据此,海关等部门提出了“建立绿色出口加工区”的运作理念,期待以加工区模式带动奉贤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松江出口加工区B区是四个出口加工区中最早得到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功能定位于“松江出口加工区A区的延伸”。由于距离已建成运作的松江出口加工区A区仅20分钟车程,引起了不少企业的关注,目前,上海海关正积极加强A、B区域的一体化建设,使两区间的物流和信息流更加通畅,并依靠A区资源优势拓展B区功能。
  上海海关有关负责人披露,今年1-9月,我国首批出口加工区之一―――松江出口加工区(A区),进出口总值突破70亿美元,其中出口突破38亿美元。区内企业达丰公司的出口额,也从2001年全年1.7亿美元飙升至今年的单月出口突破5亿美元,成为上海出口状元。未来的达丰甚至有望冲击全国出口创汇冠军的宝座。从松江A区这面“大镜子”里,我们也许能够看到四个新增出口加工区明天蓬勃发展的影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