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闸北区重视发展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07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闸北教育的崛起始于小学质量的提升。在闸北,从校长到教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育质量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应该注重每门学科的教学质量;教育在关注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发展质量。
  良好的办学环境,是教育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闸北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以构建现代小学教育为目标,整体规划区域小学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均衡、公平的优质教育。高质量的现代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闸北区在城区改造中始终把小学校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提出新学校要经得起时间考验,至少要保持10年不落伍。结合区域改造,闸北区小学通过关、并、改、建,布局趋于合理,闸北区第二中心小学、永和小学等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学校先后建成,动态满足了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就近入学、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新建学校作长远打算,原有的学校也应该有新的发展。闸北区教育局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台阶。三年来,为了学生的健康,全区对所有的食堂进行了改建,面积达到4690平米;为了保证学生有安全的体育锻炼环境,全区一半旧校舍内的操场得到整修,总面积达36700平米;为了学生有更安静、更大的学习空间,全区收回了125间创收用房,还作教育用房。如今,人性化、现代化、教育化的校园在闸北各个小区、街坊随处可见。
  实现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具有现代意识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早在两年前,闸北区就开始了校长任期制的改革,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聘,全区93.8%的小学校长都由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校长平均年龄下降到了41岁。年轻校长们勤于学习、敢于创新,两年来,结合办学实践已经完成了百余篇调研、科研报告和经验总结。宝山路小学曹琼校长运用微格教学,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曹琼还在实践的基础上主编了《教育科研的生命在课堂》一书,较好地反映了研究的效果和理论的认识。现代化的师资队伍是区域小学质量的保证。闸北区教育局坚持以发展为本,倡导教师自觉提高师德修养、钻研理论、学习科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让教师岗位成才。近年来全区共有80名小学教师在全市、全国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得170余个奖项,涌现“教师之星”81名、“学科名师”14名。
  提升区域小学质量,必须依靠学校的自主发展。为此,闸北区各小学锐意改革,围绕小班化教学、学校课程开发、教学方式革新、探究性学习推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教改热点,各展其能,大显身手。福建北路小学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抓手,优化学校国际象棋教育,以棋益智,以棋辅德,努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永兴路第二小学开展“诚信教育”实践,培养学生诚信品格,将学生德育落到了实处。
  提升区域小学质量,还必须完善区域小学教学管理。为此,闸北区制定了教育教学等常规,强调教育教学流程管理,构建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保证质量再上台阶。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让闸北区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不断的发展与提高。近年来闸北区小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和科学、艺术、体育等竞赛中屡屡折桂,共获得国际奖项87个,全国奖项223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