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构筑社会诚信体系 为上海新一轮发展夯实基础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4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以信为本,无信不立。市场化程度越高,信用规模就越大,信用关系就越广。诚信不仅是道德范畴,更是维系市场各主体正常往来的重要纽带。上海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称:“社会诚信体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管理制度,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消除信用缺失,提高整个市场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健康的环境中不断完善。”
  该负责人透露: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目前,上海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还不发达,上海银行卡发卡总量达到3956万张,其中借记卡3819万张,准贷记卡90万张,贷记卡只有47万张,美国2002年各类卡的总量超过15亿张,平均每人8张。因此,随着新一轮发展,上海信用交易和信用消费空间非常宽广。依托现有的信用基础和社会需求,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展各种新型信用工具,一方面,可以扩大信用服务行业规模,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拓宽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的渠道,扩大居民消费信贷规模,提升消费需求层次,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信用支撑。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诚信体系是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不但承载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还承载了信用有价、社会自律、责任政府等现代文明要求。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实现诚信制度化,就可以让诚信意识如同守法意识一样,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培育诚实精神提供养分。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上海新一轮发展,必须围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这条发展主线,诚信诚实是一个城市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的综合体现,诚信体系这四个化都能体现,即反映了与国际经济惯例的接轨程度、市场经济形态的发育程度、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程度和法律制度的成熟程度。
  关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上海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可以从五个方面推进。
  (一)、社会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建设。这是上海归集基准信用记录、查询基本信用报告的公共平台。企业征信系统要在公共信用记录归集和更新维护、商业信用记录的社会采集和发布等方面形成良性机制,当前主要是协调有关监管部门,使已经形成的企业信用管理的等级信息实现社会共享,放大监管作用。
  (二)、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在市场监管、国家重要经济监管环节、行业管理和要素市场等方面加强这项工作。
  (三)、企业信用管理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抓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试点、建设企业信用信息自主申报制度等。年内,上海要推动一批大中型企业开展信用档案管理试点。
  (四)、信用法规建设。这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主要任务是逐步完善信用法规、加强依法监管、建设失信惩戒机制、制定有关标准规范等。年内争取出台《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以及《公共信用记录归集和服务规定》。
  (五)、诚信环境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强诚信宣传、成立信用行业协会、开展信用管理培训、抓好转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等。目前,上海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贯彻,向市民进行恪守诚信的宣传教育,开展各种社会诚信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