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中职教育走向质量“精品型”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68

  到今年年底,被列为本市职教八大实事工程之一的百所重点中等职校建设工程将基本完成,本市将形成由10所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3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0所市级重点学校或达到A级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的中职教育新格局。从高峰期的总量320多所到重点建设百所,上海中职教育大规模“瘦身”的背后,深层含义是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减员增效”。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人才需求变化和初中毕业生生源的减少,本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瘦身”,中职学校由高峰时期的320多所减到上学年的200余所,新学年又再次调整到145所。且在未来数年内,本市中职学校将调整至百所左右。这就意味着,若不能进入这百所重点职校的行列,学校将没有“生存空间”。
  重点中职“重”在何处?据悉,本市重点中职学校标准基本达到了国家级重点职校的要求,在校学历教育学生数不少于1300人,学校占地面积达到30亩以上,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图书馆藏书量达5万册,拥有50座以上电子阅览室;学生计算机配备数量达到生机比6:1;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常设专业一般为4个,其中骨干专业不少于2个;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级职称率在15%以上,一定比例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高准入“门槛”,保证了入选学校的高办学水平。
  “上海中职教育将告别数量满足型时代,而走向质量取胜的‘精品教育’时代。”一位资深中职教育专家这样评价百所重点中职学校建设的意义。事实上,“生存危机”已经“逼迫”中职学校“各显神通”,提高办学水准。资源整合,做大品牌成为必然选择:南汇工贸学校和南汇第一职业学校合并,学校规模增加了近一倍;市商业会计学校与市北工业学校突破原有的行业管理体制,实现跨行业合并,办学实力大规模提升;市信息技术学校、电子工业学校等名校“居安思危”,大力引进国外先进职教模式,强化特色专业,以求在新一轮“质量办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已有21所中职学校通过了百所重点学校评估,到年底,除少数易地新建或改扩建任务重大的学校外,剩余学校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硬件上规模后,市教委还将陆续推出百个中职重点专业建设工程,以扶持这百所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