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网上政府”走进上海市民生活---上海上海市政府部门网站巡礼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7


  来沪投资的外商发现,从入境签证、工商登记、进出口经营权申报,到政策咨询、员工招聘,在上海均可网上办理。
  市教委“网上办事”项目达60项、市外经贸委负责的38项审批中33项能网上办理、宝山区政府网站设立的“市民办事”多达200多项。
  多
样化:强化服务功能
  
早在几年前,普通市民找政府办事都有这样的印象:进政府部门办事难,不仅要经过道道关卡,跑多个部门,而且解决落实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也缺乏公开和透明。而如今,只要点击“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你就能看到有关上海的各类信息和上海市政府的各类服务项目,还能链接进入上海市各个政府部门、区县网站。市民足不出户,却能实现与政府的“零距离”对话。
  上海市政府部门网站,这个巨大的服务网络已基本覆盖了所有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网上政府”正日益走进上海人的生活,“电子政务”正提速着“数字上海”的进程。那么,这一系列事关百姓生活、上海形象的政府网站,目前的运行情况如何呢?
  日前,一项针对政府部门网站的评议在上海悄悄展开。评议由网上公众评议、特邀专家跟踪考核和主管部门日常监督评议三部分组成。
  借着评议的机会,对上海的几十个政府部门网站和区县政府网站作了浏览,并对部分网站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进行了实际测试。在测试中,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进入部分网站的网上咨询栏目,提交了设计好的评议测试问题。此后,陆续收到了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的回复,其中最快的是上海市医疗保险局网站,在提交问题的第二天就得到了详细的回复,而且回复的时间是周六上午九点半。从服务内容、质量、特色等方面,对上海各政府部门网站进行了一番巡礼。
  上海各个政府部门和区县网站多为2001年9月与“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同步开通,但此前有的网站早已建成,有的则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单独运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政府部门网站近几年来一直进行着升级、改版和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网站页面设计不断改进,视觉效果更加理想,而且各网站的栏目更是不断扩容。据不完全统计,各网站基本都具备了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服务、互动交流、监督投诉等功能。当然,各政府部门由于工作进度不同,各项功能的完备程度也不尽相同。
  以经过三次改版的上海市教委“上海教育”网站为例,目前该网站已有教育新闻动态、教育政策法规及统计资料、便民服务、网上查询、网上办公等内容,而且“上海教育”还实现了与全国各教育网站、全市29所高校、19个区县教育局等单位网站的链接,市民只要登录“上海教育”,就能了解全国的教育动态。
  作为上海信息化建设的指挥者,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也是“电子政务”的领跑者。经过最新改版升级的上海信息化网站(
www.shanghaiit.gov.cn
)开设了上海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环境、网上办事、网上信访、媒体关注等六大栏目,围绕“市民办事”和“企业办事”两条主线展开,已实现表格下载、在线填表、在线咨询、在线投诉等网上办事项目22项,网上公告办事指南34项,是目前国内信息化领域中信息量较大、服务功能较全的政府网站。
  根据对几个主要政府部门网站的调查,市教委“上海教育”网站的“网上办事”项目已达到60项,市外经贸委(外资委)门户网站实现了所有38项审批中33项网上办理,市人事局的政府网站也已设立网上审批办事项目28项。此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虽然上线运行较晚,但自去年4月开始运作至今,已经开发了32个栏目,每天的点击量达到了100万次以上。
  此外,上海的区县政府网站也在不断建设完善,充实服务内容。宝山区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上,设有“市民办事”和“企业办事”专栏,“市民办事”一栏中有方便公众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民政事务等200多个办事项目,“企业办事”栏内有项目审批、证照申办、经济贸易、工商税务、环境保护等270多个办事项目。
  2003年中国各级政府机构的IT投入将为350亿人民币,增长率达17%。以前,政府网站常年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但“非典”却使政府网站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图为上海一市民在通过政府网站求职。
  
重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让市民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是上海建设“网上政府”的出发点和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各政府部门在“网上办事”中可谓是下了一番苦心。
  网络的一大优点是提高效率,“网上政府”的作用同样如此。“上海市工商管理信息网”的“网上年检”使企业实现了通过网络直接申报年检,企业到工商部门办事的次数从3次减少到1次;该网站在“非典”时期推出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网上受理,一次办结”登记方式,使申请人往返工商局的次数也从3次减至1次,办证时间从10天减为1天,极大地方便了企业。
  很多人都经历过办理人事手续的繁琐,“网上人事局”就使这一切成为了历史。以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为例,以往一位外地考生需要来回上海奔波5次才能办妥手续,如今通过“网上人事局”只需来沪3次,即参加笔试、面试和体检,大大降低了考生的考试成本。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关系着其他各个单位的工作效率,上海市人事局在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中,通过对职位公告、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考试录用等流程的改造,使用人单位前后审批盖章的次数由原先的7次降为现在的1次。
  近几年来,上海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说起这一进步,我们不能不联系到政府网站。2001年市财政局“上海财税”网站“网上提问”栏目在开通之初的平均回复时间为21.23个工作日,今年7月这个时间缩短为2.94个工作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网站为保证网上咨询48小时内答复、投诉与意见两周内回复的承诺,指定专人值班接收、提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注册登记部门和消费者申(投)诉受理分派部门,即使下班后和节假日也指定专人及时回复。
  市信息委为了提高网站的服务效率,从减少工作环节和减少工作用时两个方面着手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将18项行政审批事项合并调整为14项,后又进一步减为9项;将非银行卡发行的申报、审核中的立项审批时间由15日天缩短为10天,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由20天缩短为15天,基础通信管线建设初审时间从20天调整为15天,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机构资格核准、个人信用信息指标体系审核时间由30天缩短为22天。
  网上咨询或投诉能得到及时回复,是市民对“网上政府”的一大期望,随着政府网站建设的进一步完备,目前上海市各政府网站在设立网上信箱的同时,已指派专人负责网上咨询或投诉的受理,而“局长信箱”、“主任信箱”、“区长信箱”等更是由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查收。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网站的回复率已达到100%,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网上政府”的高效更体现在各网站相继推出的“一办到底”上。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电子政务”不能偏重于某一环节的网络化,“电子政务”最终要实现网上“一办到底”,这种方式也正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市外经贸委(外资委)网站的“外国商人入境签证网上办理”业务就真正实现了网上“一办到底”,至今年8月,网上办理量已达到2770人次,占总办理量的75%;“进出口经营权申报”已实现100%网上申报,现已办理3400多件。
  此外,为了提高咨询服务效率,不少政府网站将常见问题汇编成册,在网上选登,“上海财税”网站还计划推出网上即时业务咨询系统,由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库对用户的提问马上作出回答。
  
创特色:拓展服务范围
  
各个政府部门网站起点相近,最终目标也相同,即更好地为上海城市发展服务,为上海1600万市民服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网站并没有来个“齐步走”,而是各自创造着自己的特色,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打造各自的“品牌”。
  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上海建设网”就针对建设系统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强化建设了六大专业网站,上海工程建设资质与资格网、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网、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网、上海市工程标准定额管理网、上海市建筑材料发展应用管理网及上海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网六网联动,提高了整个网站的服务水平。
  市公安局网站的“网上新闻通气会”更像是公安部门与新闻媒体的专门交流通道,首次通气会就吸引了国内各大媒体记者的参加,这种沟通形式也受到了记者们的欢迎。在网上召开新闻通气会在全国公安系统中亦属首家。
  此外,不少涉外、对外的政府部门在政府网站建设中,更加注重设立多种语言的网页版本,如市外经贸委(外资委)网站中除了繁体版和英文版,最近将新增日文版,今后还将增设多语种版本。目前,这一网站作为上海对外经贸的窗口,已经有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点击访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