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市各区县政府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审批权限将从1000万美元提高到3000万美元;自今年10月1日起,上海海关将率先在浦东机场和航交所试行“5+2天”通关工作制……随着上海近来一系列吸引外资新举措、新决定的推出,全世界投资者发现:上海正全力营造吸引外资的综合新优势,申城的投资环境正日趋完善,浦江两岸正成为全球企业家的投资乐园。
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上海投资环境、城市形象和外商投资效果。近年来,本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把完善政府服务,作为吸引外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相继制订出台了鼓励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地区总部、跨国采购机构、研发机构等有关政策措施。政府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经常倾听外商意见,改进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落户申城并经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42家,居全国之首;外商投资研发中心91家;在沪外商投资性公司85家。如今,上海已建立起政府领导与跨国公司高层的对话制度、对在沪投资外商的信息发布制度和外资企业投诉制度。市政府领导定期与跨国公司CEO对话,并建立起高层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上海良好的综合环境和形象效应,为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申城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走在全国前列;包括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在内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不断完善;申城的国际化程度即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程度国内领先;上海不断推进和完善法制化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办案;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和海外人才汇入建设上海的潮流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申城经济和城市建设攀上新高峰……而《财富》论坛、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我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上海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取得胜利,这些都向世界充分展示了申城的国际形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
致力于营造全球企业家的投资乐园,上海在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是推进机制创新和完善服务。今后5年,上海将进一步简化外资项目审批环节,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改进外资项目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间,对涉及某些事务性服务内容,将做到一次办结,立等可取;在已将外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合同章程等审批工作“合三而一”的基础上,本市外资项目审批将逐步推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深化上海口岸“大通关”工作,外高桥保税区和松江出口加工区空运货物“7×24小时”通关服务模式将扩大到金桥、青浦、闵行、漕河泾等出口加工区,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加高效、完美的投资和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