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召开外资工作会议 发挥综合优势不断开创外资工作新局面
8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外资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外资工作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外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利用外资问题,而是上海全局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首先,上海要实现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7500美元的跨越,需要外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需要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和有效利用外资的力度,通过“借鸡生蛋”,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其次,上海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需要外资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再次,上海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需要外资来带动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强。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加快吸引外资进入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的步伐;加大力度,吸引跨国公司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载体进入上海。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优势,在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中加快发展。
会议指出,要开拓创新,推动外资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把外资工作放到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切实把握好四个重点方面。
(1)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进一步发挥浦东对全市开放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利用浦东的体制优势,脱开一步,领先一步,让中央赋予上海的各种先行先试政策,优先在浦东试点突破,发挥浦东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
(2)着力发挥上海的综合优势。上海要在减缓硬成本上升速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营造“亲商、重商、便商、利商”的环境,降低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等软成本。上海也具有别的城市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工作合力全面提升;二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面;三是社会安全稳定体系健全;四是按国际惯例办事,国际化程度较高;五是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六是信息化环境良好;七是高端人才集聚;八是外语素质不断提高;九是产业结构均衡,门类配套。要进一步提炼、培育、塑造、扩大上海的综合优势,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加快形成外资工作新特点。要扬长避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新路,形成新时期外资工作的新特点。要坚持高端化。科教兴市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总战略,新一轮外资工作必须充分体现“两个第一”思想,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要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全球一流的跨国公司。要体现服务性。要抓住跨国公司内部服务业外包的机遇,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中心、财务中心和国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拓展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的宽度和深度。要发挥带动性。通过同外资的“嫁接”,形成多元投资结构,促进企业机制的转换,引外资促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要突出集群性。要抓住大机遇,建设大基地,促进大联合,实现大发展,遵循产业集群形成规律,通过产业链招商、园区整体招商、“以外引外”等引资方式创新,使制造业基地同时成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基地。要重点吸引技术先进、资本密集的外资大项目,依托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的有机扩张和有效整合,带动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国内外中小配套企业的集聚,提高成套成线装备和零部件制造能力,形成国际制造业顶尖集团云集上海、集群发展的大好局面。
(4)加强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以热忱周到的态度,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好长三角。依托腹地,就是要依托长三角的市场广阔、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沟通,构建协调机制,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共同推进;按照互利双赢、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长三角的人才、土地、技术和产业等有利条件,高起点、高层次地建设长三角层次合理、协作紧密、配套齐全的新型产业体系;共同构筑长三角现代制造业走廊。服务腹地,就是要充分发挥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在信息、资金、研发、产权交易、物流等领域为长三角提供有力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使长三角更多的企业能够借助上海的服务平台,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迅速成长。
会议强调,要奋发有为,共同开创外资工作新局面。首先,领导干部要振奋精神。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不进则退,不快也是退,必须抢抓机遇,抢占先机。要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概,通过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实现外资工作的大突破。还要有科学态度,要全面分析上海的优势,看到大企业、大项目不会只关注短期利润和税收之类的优惠政策,更关注投资软环境。其次,政策措施要落实到位。一定要做到政策配套、措施细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再次,工作格局要形成合力。要从战略的高度,增强全局观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外资工作的重中之重,狠下工夫,加大力度,配套落实,形成部门联手、条块联动、区县合作、社会动员的强大整体合力。各个方面都要从大局着眼,主动服务,协同配合,形成共同支持外资工作、人人为改善投资环境出力的良好氛围,推动在全市范围内兴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