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横沙、长兴“两岛”教育与市区学校“平起平坐”
以往在介绍宝山教育时,往往会有一个带括号的说明,即长兴、横沙两岛除外。如今,这个括号随着“达标工程”的建设和教育面貌的改变被彻底去掉了,“两岛”与宝山区其它学校开始“平起平坐”了,区教育局也开始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和衡量“两岛”教育。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日前,到“两岛”上的中小学,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两岛”上现在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无论是长兴岛中心校的欧式建筑,还是横沙中学的先进设施,都一扫昔日的简陋与破旧。一些学生兴奋地说:“我们海岛上的孩子也能上好的学校了。”
位于上海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入海口的宝山区长兴、横沙两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大气和水质都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是农、渔、林共同发展的区域,有“土净、气净、水净、声净”的美誉。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经济明显滞后于全市的发展,学校办学设施及校舍较为陈旧,而且学校较为分散,师资参差不齐,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
近年来,岛上群众纷纷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市区一些重点中小学或民办学校读书,而一部分教师也开始在市区购买住房,要求调动工作。这些更加给“两岛”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宝山区教育局根据“两岛”发展现状,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的大计,并决定撤并“两岛”村校,办好完中和中心校,实施中小学校舍达标工程。区、乡共同投资约7000万元,用于改造“两岛”各校校舍,增加设备和设施。现在经撤并后,“两岛”由原来的30所学校减少为7所学校,共有660多名教职员工和7000多名学生。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等软件建设,以此提高“两岛”整体教育水平,创出教育品牌。
素质教育新事多
记者从横沙岛到长兴岛,一路走来,亲眼目睹发生在海岛的新事,这里采撷几个场景。
海岛“生利教育”
横沙岛中、小、幼三所学校成立联合课题组,进行“海岛学校生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横沙中心幼儿园的“让红梗芋艿更香更甜”、横沙中学的“关于横沙岛农民养蟹的调查”等相关实践活动富有特色。学习的内容是学生身边的事和家乡的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行动、自主、合作、探究、成事”的生利素质,改进了教法、学法,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的品质得到增强。该课题成果先后在区域内、区内、市内展示,并向全国陶研专家展示,还获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中巴接送僻远学生
放学铃声响后,横沙中心校的学生背着书包走出校门,走向停在离校门50米远的中巴车,一些学生的脸上还挂着笑容。中小学合并后,一些学生离学校较远,最远的达5公里左右。长兴乡每年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汽车交运费,从原来的每年20万增加到47万元,但乡政府即使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也坚持了下来。横沙中、小学和幼儿园也联系公交公司车辆接送学生。
在校外基地边玩边学
为了推进海岛学校的素质教育,横沙中心校还开设了小海鹰野营基地,设立了“农家乐”瀛洲古屋。横沙农民和渔民的劳动工具、纺车、织布机,量粮的土斗、劳动用的扁担,都成为乡土教育的好材料。走“小红军路”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长征路”上共设烽火台、羊肠道、独木桥、铁索桥、雪山、高缆车、梅花座和铅丝网等20多个障碍。另外,繁茂的桔园、蔬菜园和粮油田也是孩子的活动天地。营地里还开设了风筝制作、编草鞋、织渔网、天文观测、海滩野餐、踏浪、沙滩游戏等多种活动。据统计,该基地已接待10万人次。在长兴岛,“红星德育教育基地”、“芦荡迷宫”等适合中小学生的活动,也充满情趣。这些校外基地,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
未入园孩子上双休日班
横沙全乡3至6岁幼儿的入园率较低,平均只有60%,0至3岁幼儿的入园率几乎为零。这是经济相对落后,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所造成的。对此,横沙中心幼儿园会同乡妇联,为未入园的孩子开办了双休日班,开展亲子游戏、观摩活动等,让他们熟悉和接触幼儿园生活。3年来,共开设了8个班,招收幼儿达300多名。
最缺是师资
记者在“两岛”采访,深刻感受到中小学和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对教育的忠诚和热情,他们甘于奉献,为培养海岛上的孩子成才倾注了心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影响海岛教育发展的因素也不少,尤其是学校硬件改善后,师资队伍建设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些中小学领导认为,目前“两岛”最缺少的是高质量的师资,存在着师资年龄偏高、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有的学校还因为缺少音乐、美术老师而使课时开设不足。对此,他们提出建议:一是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引进优秀师资力度,从来源上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二是请市区的骨干教师下海岛,并形成一种制度。三是安排海岛的教师进入市区质量好的学校学习培训,提高教育能力。四是加大提高海岛教师的待遇,尊重和体谅他们工作的辛苦。同时,他们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加大对海岛教育的投入和支持,真正使海岛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区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沈子华表示,“两岛”教育是宝山乃至上海教育的一部分,在义务教育坚持均衡发展的今天,加大对“两岛”教育的投入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两岛”的开发,教育同样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任重而道远。宝山区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为“两岛”的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校长们的心声
立足海岛,提升层次,形成特色。这是学校的追求,也是我们对孩子和家长的承诺。
――横沙中学校长吴建康夯实基础,自主发展,稳中求进。学校硬件上去了,质量应更上一层楼。
――横沙中心校校长顾洪兵孩子的未来从我们这里起步,我们的一切教育工作,要对孩子负责,对他们和国家的未来尽责。
――横沙中心幼儿园园长黄新芳好教师留下了,好学生留下了,长兴中学就有希望了。
――长兴中学校长徐静芳也许教育对象在变化,但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不会变,教师的社会责任不会变。――长兴职校校长徐惠祥要着力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健体、会合作、会创造”,使他们各展其才。
――长兴中心校校长蔡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