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几个月后,本市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门口会出现这样的新鲜事:大户进场前先刷IC卡,交易品种、产地、卡车车号、检疫、农残检测情况一一录入其中。进场抽检后一旦发现有不实记录,“污点”将登陆在电脑里。由于各大批发市场实现联网,有“污点记录”的“失信大户”处境是到处吃闭门羹……
食品安全问题市民时时关注。
“扼源头,抓流通,今年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水平肯定比去年再上一层楼”,市商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向记者介绍:随着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上马,本市食用农产品流通源头“小、散、乱”面貌可望得到改变。已经立项的嘉定、金山两大现代化屠宰中心,年屠宰生猪达600万头,占上海市场猪肉消费量2/3;江桥市场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年底建成后形成蔬菜、果品吞吐量100万吨,占上海市场三分之一以上;上海地方粮食储备布局将进行重大调整,外高桥地方储备粮库项目即将启动,2005年基本建成,它的年储存规模占全市粮油储量半壁江山……这些巨无霸级的“菜篮子”、“肉铺子”、“米袋子”掌控着自己的蔬菜基地、饲养基地、粮食基地,食品安全称得上“一切尽在掌握中”!
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的管理手段也开始跟上。今年,全市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覆盖面从现有的30%-40%,力争扩大到50%;除了运用信息化“利器”加强管理,本市还制订了新的“游戏规则”: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所有权、经营权“两分开”,要获得经营权必须参加招投标,而且没有终身制,能者上,不行者下,以提高老百姓和客户对市场经营的满意度。
市商委有关负责人还透露:随着低温物流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盛行的连锁型“现代菜场”―――生鲜加强型超市、生鲜专卖店、食品折扣店今年将迎来大发展。6月份即将开出的迪亚折扣店,生鲜食品的价格能与大卖场持平,自有品牌甚至低于大卖场;联华标准型超市除部分转为折扣店,其余将全部转型为生鲜加强型超市,菜、肉、鱼供应品种达50余种;新亚集团拟发展500余家绿色安全肉专卖店(柜);新八仙集团拟建20个连锁菜场;水产集团拟开出一批高档水产品连锁专卖店,消费者可以在此品尝生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