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学校内如何预防"非典型性肺炎"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59

  冬春季节,气温多变,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儿童青少年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是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目前备受关注的“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的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道,该病有如下特点:发病前10天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在38℃以上,伴有头痛、关节酸痛、乏力、胸痛。呼吸道症状主要为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偶有血丝痰,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进展为呼吸窘迫,有的严重病人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对病人进行实验室检验和物理检查有相应的阳性结果。该病迄今病因未明,一般认为病毒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该病具有传染性,可能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教多,一旦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传播开。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非典型肺炎,包括:
  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校应加强晨检工作,及时发现可疑病人,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
  6.学生若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诉症状应及时就医。
  7.学校卫生室应按规定定期消毒。
  8.学校应该按规定及时报告学校内发病情况。学校若发现医疗卫生机构确认的疑似病人,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报告、消毒、隔离等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