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新主题 "城市精神大家谈"进校园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98

  “上海应该有什么样的城市精神?”“我们少先队员该怎样体现城市精神?”同学们纷纷联系实际撰写征文,编写格言,发表演讲。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本市不少中小学里,“城市精神”讨论正在成为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新主题。
  “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城市精神大家谈”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后,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市北中学和进才中学等校纷纷把这作为切实改进和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契机,以城市精神讨论为抓手,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特点。与此同时,大同中学、新源中学、田林三中等学校以及杨浦区少工委、闸北区教育局团委等单位,也围绕“城市精神”这一主题,组织了活泼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各校向本报选送的城市精神征文和格言作品已超过400件。“城市精神”讨论进校园,既为城市精神大讨论带来了新气象,又为学校德育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城市精神”讨论进校园,为德育工作添加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深有感触地说:“城市精神作为城市风格和市民品格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应是学校教育的重点。解放日报开辟的‘城市精神大家谈’和‘城市精神格言征集’栏目,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我校已决定将‘城市精神大家谈’的内容作为学生精神健康教育的教材,把讨论作为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的平台,号召全体师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造就精神健康的、能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高素质市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市精神”讨论进校园,为德育工作拓展了因材施教的新方法。申博成功后,学生们更加关注城市的发展,市北中学抓住这一新变化,积极引导全体学生编写城市精神格言,现已收集到学生编写的格言千余条。主题班会、校广播台、校刊和壁报,都成了同学们热烈讨论和交流格言的渠道。一条条清新的格言在无形中激励和教育着全校学生。学校还把格言编印成册,送进周边社区,推动了塑造城市精神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校长沈黎明告诉记者:“开展这一主题活动,适应学生特点的新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是创造具有上海特点的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城市精神”讨论进校园,增强了德育工作的贴近性、实效性。在进才中学,学生们自己组织了主题为“怎样做一名可爱的中学生”的全校大讨论。演小品,大家来评说班级事;做网页,看看什么样的人才可爱;谈感想,言为心声,诚信守诺,做不到的不说,空话假话不说。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从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寻找“我眼中的城市精神”。有的从“外公学上网”领悟到了上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有的发现“许多大人对‘七不规范’、‘交通法规’视而不见,连我这个上海小公民都看不惯了。”许多同学们以“小主人”的姿态表示,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为塑造城市精神出一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