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日前,市委办公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许多人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一声“同志”,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互称“同志”好
离休干部王维
看到市委发出的通知,党内一律称“同志”。我和大伙一样,很乐意照办。
在我一生中,一直认为“同志”是个高尚的称呼。当我向往共产党,靠拢党的时候,党内同志叫我一声“同志”,我以为这是一种认同。当党接受了我以后,更觉得“同志”两个字的可贵。同志,同心,同理想,同奋斗目标。还有什么比同志还亲的呢?同志情,常常是高于手足情的。
全国解放后,大家都以被称为同志而感到光荣。一个党外人士,你叫他先生,他会以为你“见外”。如果是一位女士,你叫她小姐、夫人、太太,她会生气,以为你看不起她。大家都乐于互称“同志”,那是一种多么好的政治氛围啊!
中间也有一段时间,我身处逆境,不被认为是同志了。不但人们不再叫我同志,连我叫别人为同志,也不可以。你叫了,有的当作没听见,有的怒张双目,反驳一声:“谁是你的同志?”路上遇见熟人,悄悄地叫我一声“同志”,我心里暖乎乎的。回到家里对亲人说,××叫我同志啦!全家都高兴。
近20多年,一般仍互称同志,但“同志”两字不论口头和文字,出现的概率逐渐少了。好像“同志”不吃香了。我上街购物,对营业员叫小姐,还叫不大出口,叫同志又怕她不乐意,真有点为难呢。
我非常赞同党内互称“同志”,最好党外也照此办理。
“同志”是个真好的称呼。官衔是短暂的,不选你,不任命你,或年龄到线了,也要下来,只有同志是“终身”的,除非你背叛了自己的誓言。
让“同志”之树常青
离休干部孟宪德王恩
党内互称“同志”,对我们“过来人”老同志来说,早已是理所当然、行之为常的事了。无论在解放前的战争时期,还是解放后的和平建设时期,以“同志”相称,总感到相互间的关系处于一种亲切、尊重和平等、信任的氛围之中。记得五十年代,党中央又曾倡导党内互称同志的要求,得到当时广大党员的热烈响应,并由此形成了社会普称“同志”为荣的历史时代。
“同志”这一崇高的称呼,近几年来在有些地方却被一些职务的称呼冲淡了,如书记、主任和什么“长”等等,不乏有“官衔”含意。更有的竟然对党员干部以“老板”代之。我们老同志对上述称呼总感觉不是滋味。特别对后者,更感刺耳、别扭,有损于我党宗旨和党员形象。
我们清楚地记得,在过去硝烟纷飞的战场上,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只要一听到“同志”二字,大家就会热血沸腾,骤增杀敌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近日,我们老同志在一起学习和个别交谈中,一致称赞和拥护市委发出的通知。“同志”又回来了,犹如一股清风吹得人心里畅快。恳望全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我做起,让“同志”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