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引发代表献计献策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5

  上海结合世博会的筹办开展大讨论,正在参加十届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上海代表纷纷表示,此时开展大讨论非常必要及时,有利于集思广益,统一思想。他们认为,“世博效应”将使上海城市建设和精神面貌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推动整个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更好地融入全国和服务全国。
  
加速提升城市能级
  让世博会为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上海新一轮建设“助力”,是许多代表的共识。俞国生代表提出,世博会的举办包括选址、场馆建设、配套工程等很多方面,这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带动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他举例说,世博会的主要场馆建设,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移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既优化了上海整个产业的布局结构,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此外,世博会要我们能够拿出最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向全世界的客人展示,这对我们加强产学研联动、提升产业能级、促进原始性创新、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又是一大推动。叶倩代表认为,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一轮的发展,不能是过去的简单重复,应该有新的内涵。作为建筑科学方面的专家,她建议抓住这个机遇,对我们以前的建筑规划进行一次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始新一轮的建设。她认为,在世博会相关建筑的管理和规划上要有前瞻性,同时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技术储备,因为从现在势头来看,发展永远比我们预估的速度要快。她还提出,新一轮建设要注重环保和节能,并且通过技术和管理提高质量与效益。王午鼎代表说,世博会的场馆面积有65%建在浦东,而且大部分在浦东的老城区,这对浦东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流的场馆设施,长达半年的展期,数千万旅游者涌入,将加快浦东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速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升城市的能级。他认为浦东要紧紧抓住举办世博会这个历史机遇,趁势而上,加快发展步伐。
  
对外开放,对内服务
  代表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借世博会的东风,对外更好地扩大国际合作,对内更好地服务全国。邬露露代表表示,世博会为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她向记者透露说,卢湾区作为世博会场馆所在地之一,已经开始了许多准备工作,如邀请专家学者重新规划卢湾区的沿江地区,加快对淮海路商业一条街的结构调整等,以凸现卢湾区在城区规划中的精品意识,面向世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她还认为,办好世博会,人才是关键,上海在努力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一定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为上海的建设发展服务。俞国生代表指出,各类场馆的建设、场馆内外大量的配套设施,对广大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商机。如何加强对外合作,为世博会场馆提供最好的电梯、音响、灯光、车辆等等一系列设备设施,这其中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叶倩代表则提出,我们不是为了办博而办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样,世博会对全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为世博会吸取经验,团结全国各方面力量办好世博会,并为届时前来参展的各个城市提供服务,在办博的过程中带动全国上下共同发展。
  
在发展中铸就城市精神
  以筹办世博会为契机,打造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代表们的又一个共同心愿。王午鼎代表提出,我们要借助像世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设立提高市民素质的具体目标,逐步推进,不仅展示上海城市发展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展示“可爱的上海人”的精神风貌。邬露露代表认为,如果说,世博会的举办将给上海留下一批一流的场馆设施算是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城市精神”的形成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举办世博会是对上海市民总体素质的一次考验,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参观者,上海市民将以怎样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从现在起,就要着力提高上海市民的素质,着力打造上海的“城市精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