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科技创新之树再次结出累累硕果:31个项目分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三大奖获奖总数的11.8%,这是本市多年来获国家科技奖励首次突破全国10%的大关。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唯一一个一等奖,一举填平了该奖项一等奖连续4年的空缺。2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召开。
据悉,2002年度上海共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6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这些获奖项目有的是上海单位独立完成,有的是本市科技人员牵头或参与全国科研协作完成的。
上海获奖项目凸现原创性强、抢占科技制高点、开掘经济增长点的特征。国家自然科学奖上海获奖项目达33%,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科学发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李维国等人完成的“宝钢高炉喷煤技术”项目,则解决了18个影响高炉喷煤的关键难题,申请了多项专利,形成了16个技术秘密,喷煤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华东理工大学张嗣良等完成的“基于过程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装置研究”项目,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成果已在全国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使生物制药、食品发酵等行业提高生产效率20%-50%,帮助了一批企业扭亏增盈。
上海获奖项目多,折射出上海科技创新的强度。据市科委副总工程师蔡建华介绍,在基础研究方面,本市已连续5年设立重大基础研究课题专项,连续10年设立了旨在加快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启明星计划,去年还设立了非共识项目补充评审程序,以更多地捕捉创新火花。在应用研究方面,不断强调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于中小企业,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不断“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