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说:“上海人民日益增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已经成为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对此,我深感上海有理由自信。因为,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上海人的自信心一度严重受挫。但随着上海“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式的大踏步发展,上海人民不仅重新找回了自信心,而且自信心日益增强。
在这个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在我看来,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一是在“发展新的金融产品”中应注意研究、探索、运用房地产证券化。二是在本市新一轮旧区改造的“拆、改、留”过程中,在郊区城市化特别是一城九镇“风貌各异的现代化城镇”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与保持上海江南特色的关系,一味“洋化”、“欧化”不利于对上海百多年来文化的继承发展。
市人大代表刘正东
《政府工作报告》把科教兴市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作为教育界代表,既深受鼓舞又感任务艰巨。我想,要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科教人才,要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
我建议:要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因为现在孩子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其次,要加强研究型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将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起来培养;此外,还应注重人文精神培育,因为它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是构成创造精神的要素之一。
现在大家对孩子的升学非常重视,但我认为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而非以“分”为本,一定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孩子的思想作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有了这一条,青少年的发明创造才会有后劲,科技成果才有可能不断涌现。
市人大代表沈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