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部完成,110个项目按计划完成或实现了预定的节点目标。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韩正2月9日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和建设座谈会上透露,从今年起,上海将实施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到2005年,总体环境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2月9日的座谈会。
据了解,上海从2000年起实施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选择市民普遍关心的五项重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全面建成苏州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能力比三年前分别提高41.3%和43%;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天数比例比三年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在绿化建设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市区累计新建公共绿地398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5平方米增加到7.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从19.8%提高到30%;在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建成了两个日处理能力各1000吨的大型垃圾焚烧厂,市中心区40.8%的地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对吴淞、桃浦工业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也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韩正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实施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环境保护工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持续推进的有效方法,科学论证、科学决策、市区联手、条块结合开展工作的组织格局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他强调,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项长期的工作。办好世博会、建设国际大都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需要有良好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滚动发展,把长远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通过几个三年的积累发展,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抓住机遇,以举办一届出色的世博会为动力,加快上海环境保护和建设。
韩正还提出,今后几年上海的环境保护与建设,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观,在处理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时突出强调环保是前提;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各项标准就高不就低;坚持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切实解决一些环保难点问题;坚持“污染者付费”的基本政策,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坚持严字当头,依法管理环境。
傅雯娟对上海的环保建设给予积极评价。她希望上海向国际上环境保护和建设做得好的城市看齐,进一步提高治污水平。
据悉,上海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将于今年起实施。新计划确定了六项重点治理任务,在继续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绿化、重点工业区五方面整治、建设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