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践郑重承诺:让人人都有合适住房
“鸟枪换炮啦!”卢湾区88岁高龄的孙浩川夫妇去年春节还在狭小的三层阁内度过,虽说腿脚灵便,可踩着镂空的楼梯上下楼,总令人为之担心。自从享受到了廉租房制度,老两口用上租金补贴搬了家,住进了老重庆南路底层的里弄房。面积增大,还不用上下楼。孙浩川老人乐得逢人便夸“廉租房制度好”。
太多动情的话语,太多感人的细节。走近廉租房制度,你将会深深感到,上海正在实践着这样一个郑重的承诺:让人人都有合适的住房。
口述实录一:两个月内,我们便顺利住进廉租房
口述者:廉租对象王和平
也许在常人看来,我是一个相当不幸的人。丈夫在我三十六岁那年因病突然撒手人寰,抛下患有腰病的我和九岁的女儿。独自照顾女儿和老母、收入不高、住房紧张……生活的重担不知该如何挑起。但不幸的经历让我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间温暖:身体不好,单位送上医保卡;女儿上学,学费减免;更令我万分感激的是,在卢湾区廉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短短两个月内,我们家就办齐了申报廉租房的一系列手续,顺顺当当住进了现在的廉租房。尽管申办廉租房的具体过程至今我还说不齐全,但我深深知道,有着这样关心我们困难家庭的工作者和热心人,有着这样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的政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话外音:王和平家原先住在合肥路14弄的一间10.5平方米的阁楼内。由于她符合上海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即连续6个月接受民政部门救助,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按规定可以享受廉租住房补贴。
别看王和平家申请廉租房的过程只有短短两个月,但在这两个月内,必要的受理登记手续可一样也没少:在受理申请之日30个工作日内,区廉租办完成了对申请家庭住房、收入状况的初审;经审核符合条件,区廉租办又将王和平家庭的基本情况在其户籍所在地进行了公告。15天内无人提出异议,再进入轮候配租。
最终,王和平家用每月350元的租金补贴,在杨浦区内租借到了月租金400元的廉租房。
确保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一户不漏,确保一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让困难群众分享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正是上海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
口述实录二:旧居动迁,彻底解决我的住房问题
口述者:将要退出廉租房的市民卢福林
廉租房制度帮我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2001年9月,我接受了一次心脏大手术,出院后休息在家。而这时候正值廉租住房制度在上海扩大试点,我也符合申请廉租房的要求。当时我家在蒙自东路,只有12平方米大,周边非常吵。我用每月的租金补贴租借了瑞金路上的一间廉租房。这里非常幽静,我的身体也日渐恢复。如今,我在蒙自东路的住房将要拆迁了,按照上海的动迁政策,我们家应当可以获得一笔动迁补偿费,并用这笔费用购买新房。尽管目前这笔动迁费还没有发放到我的手里,但我相信我的住房终将得到更好的改善。政府的补贴应当给予比我更困难的家庭,而我,将力争自食其力,改善家庭收入状况。
话外音:廉租房制度是上海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让这一政策温暖最需要帮助的人,上海不断探索廉租房制度合理的退出机制。《上海市城镇廉租住房实施意见(试行)》中说,区县廉租办每半年将对廉租家庭的成员、住房、收入等状况进行复核,配租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本市民政部门核定标准,或因人数减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5平方米的,区县廉租办就可以书面通知配租家庭,停止发放补贴租金或请配租家庭迁出廉租房。
旧居动迁,获得动迁补偿;子女婚嫁,家庭人口改变;收入提高,能够自食其力……据统计,去年上海共对4508户次廉租家庭状况进行了复核,其中251户家庭退出了廉租房。与此同时,又有成批困难家庭成为新的廉租对象。
口述实录三:让困难家庭过得更好
口述者:卢湾区瑞金二路房管办事处副主任陈恳
人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一个在一线工作的人员,我时常深深感慨困难家庭遭遇的不幸,我和我的工作伙伴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落实廉租制度,尽可能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廉租对象中,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要不是将心比心,进行换位思考,恐怕我们很难做到不厌其烦,向他们解释廉租政策,甚至帮助他们办理相关申请手续,寻找房源。而每当看到困难群众高高兴兴搬进新居,连声道谢的时候,也是我们最为欣慰的时候。
话外音:截至今年1月上旬,上海符合廉租房条件的3730户家庭中,已有3623户落实了合适的房源,全市配租率达到97%以上。廉租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个有效的工作网络。目前,一个由市区廉租办牵头,市区房管办事处、街道、民政、警署、物业等部门通力协作的网络已在上海初步建成。卢湾区专门成立了廉租住房管理中心,并设打浦、瑞金、淮海、五里四个街道廉租办,提出“用主动服务的工作作风感染廉租家庭”。针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租赁价格和二手房价格上涨,寻找房源难度加大等情况,一些中介公司也积极参与到廉租住房房源落实的过程中来。黄浦、静安等区还分别组织了廉租住房租赁专场。
不断倾听困难家庭心声,适时调整优化政策。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得上海廉租房制度得以不断优化。上海困难群众中,有一部分年老体弱、大病重病的单身户,原先并没有被列入廉租对象范围,根据实际情况,上海及时制订了《关于部分单身户申请廉租住房的政策口径》,将这部分特殊家庭纳入了廉租房范围。有关部门还根据一线反馈的信息,积极研究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范围的办法。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优化,在上海,人人都将住进合适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