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注册社工师”将在申城亮相。本市将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质认定和岗位准入制度,力争在2―3年内使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矫治、心理疏导,以及婚姻介绍和殡葬服务等行业,都纳入社会工作专业化序列,发挥“注册社工师”的专业优势,为市民提供多样化、高水准的社会公益服务。
实行“注册社工师”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要求。过去,本市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社区发展和建设、老年人服务、儿童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对社会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而是由一些“准社会工作者”来从事这一专业要求甚高的职业。随着“注册社工师”的“上岗”,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将广泛应用到社会服务领域,为个别人士、家庭及社区、单位提供特殊服务。
据了解,经过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工已在浦东新区出现。
浦东社会工作者协会已成立了医务、教育和社区社工三个专业委员会,并建了五个社工站,对从事社会工作的非专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市委政法委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联合培养的、具有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首批63名法律社会工作者,即将结业上岗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闲散青少年”等进行社会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