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静安区推行小学学业综合评价改革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8

  万航渡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琳琳这次数学期末考试发挥不理想,一道大题没有做出来,正当她为考分忐忑不安时,老师叫她到办公室,稍加点拨后,顺利解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而数学老师见孩子已经学懂了,就作出决定:将这道题改判为正确,加分。琳琳高兴地笑了。
  考试后还可以改判加分,这在静安区各小学并不稀奇。近年来,静安区在全区14所小学全面推行学业评价改革,在全面普及等第制后,又打破统一的考试模式,放权给学校,积极探索内容多元、注重过程的综合评价改革,如今,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已成为静安区小学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
  重平时轻考试、重学会轻分数、重鼓励减压力,是静安区小学学业评价改革的大方向。学生心目中的考试“分量”正变得越来越轻,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在评价中的比重却在不断提高。一种名为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在延安中路小学等学校开始采用,在学生的期末总评分中,书面考试只占40%,其余60%取决于平时表现和实践活动表现,高分学生不再必然等于优秀学生。而在威海路第三小学,部分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课和活动课的成绩等第不再由老师来评定,而是由同学和小组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来决定。该区不少学校还推出了分考制,将一次考试的内容分解成多次进行,使学生应付考试的压力大为减轻,而学习态度端正、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甚至可以免考优势学科,有的学校享受免考待遇的学生达到10%。
  弱化横向比较,实行因人而异的评价标准,使考试成为激励每个学生主动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静安区小学学业评价改革的一个特点。静安区小学普遍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鼓励教师采取语言描述评价,代替单一、片面的分数评价,同时淡化考试评价标准的唯一性,尝试“弹性考试”。如区三中心小学推出“选择性考试”,一张试卷上出现难易程度不同的几组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任意选做。而在区一中心小学,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不同学习阶段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期末评优评先进的重要参考,不少成绩一般、但进步迅速或个性鲜明的学生也登上了领奖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