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工业海外做“买家”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48

  上海工业正利用世界经济出现的波动态势,以“买家”的身份走向海外市场,通过并购重组境外技术密集型企业,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上海工业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时出现的新气象。
  
  上海工业走向海外市场已有20多年历史。过去,上海工业大多是以“卖家”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市场:卖彩电、卖服装、卖罐头……同时,一批又一批的海外“买家”则造访上海,“买”下一家又一家企业。
  
  经过1990年代的10年调整,上海工业自身实力有了明显增强,技术能级和管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世界经济转弱,国际上一批经营不善却拥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企业正面临被收购的命运。奥地利贷款保护协会(KSVA)近期公布的数据说,2001年西欧企业破产数量为192849家,中东欧企业破产数量为22576家,欧洲企业破产数量平均比上年增长了7%,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海外并购的机遇。
  
  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中,上海一些工业企业已实力大增。围绕“十五”期间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上海工业实施跨国并购,并购的主要对象是技术领先而目前经营困难的海外中小型企业,并购的规模也提高到数百万美元级乃至数千万美元级。
  
  今年年初,上海电气集团在得知日本著名印刷机械企业――秋山印刷机械公司濒临破产的消息后,立即意识到如果能收购“秋山印刷”,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知名度将有利于上海电气提升科技能级,增强拓展市场的能力,于是决定投资900万美元,与美国晨星公司各以50%对50%的股比联合收购了秋山印刷机械公司,目前运作良好。
  
  今年上半年,上海制皂集团为了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赢得在电池产业内的技术优势,在美国默特克公司面临困境时,以56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默特克总公司佛罗里达总部、英国工厂、墨西哥工厂以及香港工厂(除土地和厂房外)的所有设备、近百项专利技术、存货、营销网络等全部有效资产。同时,还以4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POLYSTOR公司手机锂电池两条生产线等资产。此举不仅使制皂集团拥有目前在电池产业里的竞争优势,正在研发中的锂硫电池还将使制皂集团在今后的电池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