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3年元旦、春节即将到来。12月20日,市农委就加强节日期间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了具体研究,并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抓好生产源头的监管,对提高食用农产品安全质量、确保市民健康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尽管各相关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本着对市民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居安思危,把加强节日期间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摆上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保认识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位,坚决杜绝因生产环节污染原因造成的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明确工作重点。针对节日期间人口流动性大和冬季疫情易发的特点,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监管。一是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严防各类动物疫病的发生蔓延。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激素类药物在动植物上的使用。三是加强市境道口检查,严控染疫动物和不洁肉食品的流入。
三、强化措施落实。一是“告”,节前由市畜牧办、蔬菜办分别下发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通知,进一步做好宣传告知工作,增强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查”,由各相关部门分别组织力量,深入到园艺场、饲养场、屠宰场和配送中心,对投入品管理和动物防疫管理开展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清除不安全隐患。三是“检”,根据需要,适度适量地开展对食用农产品安全质量的检测,重点是扩大覆盖面,用好检测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四是“罚”,如有置市政府2001年105号令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不顾,继续使用“瘦肉精”、甲胺磷等违禁投入品的,要严肃予以查处,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提升监管水平。要强化基础工作,建立信息档案,掌握监管主动权。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增强监管工作的时效性。要改进监控手段,实行关口前移,引进先进的监测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