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产交所今年成交将突破千亿元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44

  法国通用水务公司出资20亿元,取得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开我国城市供水服务行业对外开放之先河;江苏阳光集团购并南京东路上的协大祥商厦,成为外省市企业入驻“中华第一街”第一人……到目前为止,上海产权交易所已经基本搭建起一个国有资本流动、变现的平台。今年该所总成交量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本市国有资本变现金额将达到280亿元。
  通过上海产交所的市场化运作,上海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呈现加速之势,所有制结构更趋多元。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在上海产交所的成交额中,国有资本退出金额140亿元,进入80亿元;集体资本退出41亿元,进入15亿元;外资退出0.7亿元,进入44亿元;民营资本退出12亿元,进入100亿元。一些传统的工业领域,如纺织、轻工、仪电等,国有资本正加速退出,转让给外资及民营企业;第三产业也是国资退出的重点,餐饮、理发店、店铺乃至房地产公司,大多被民营资本接过去。
  国有资本的加速流动,为促进增量资本的投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外资日益看好收购兼并这一国际通行的方法进入中国市场,外省市一些龙头企业也希望以这样的形式抢滩上海。
  上海产交所的一项分析表明,到11月底,外资购并金额已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而外地企业参与的产权交易已占总量的20%。这些外来资金在受让了上海的国有资本后,都带来了新的投入。据测算,完成交易后,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投放的资金与并购后为扩大生产增量投入费用的比例平均为1比1.5。如青岛啤酒收购上啤,购并资金3800万元,随后的投入就达5000万元;中国三九药业集团控股长宁区药材公司出资不足1亿元,三九集团随即宣布,将用3-5亿元全面进入上海药业零售市场。国有资本的存量交易,已成为上海吸引增量资金的一个新途径。国有资本有退也有进。通过上海产交所的规范运作,上海国有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天地--高科技产业。上海医药股份收购上海华卫医药保健80%的股权,为其夺得生物产业制高点增加了筹码;信息产业部电子第32研究所收购上海汇杰电脑技术有限公司22%股份,使其成为沪上最著名的电脑企业之一。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涉及网络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原创技术,为国企的创新发展寻找到了新出路。据悉,目前上海产交所正在研究新的举措,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一是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收购兼并提供一条龙服务;二是扩大收购兼并融资业务,与上海银行等商业银行联手,为受让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据张海龙总裁透露,上海产交所的目标是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产权交易中心。他预测,受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明年的产权交易规模将比今年成倍上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