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数字长宁”推进六大建设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67

  上海市长宁区自一年多前提出以“数字长宁”作为该区信息化建设总目标以来,按照“形成一个支柱产业,实施三项重点建设工程,建成五个重点应用系统”的“135”框架全面推进,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目前,该区已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实验区”,基本形成东部“上海多媒体产业园”、中部“长宁信息园”和西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信息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长宁区区长薛潮日前表示,十六大报告和“四新”精神,使该区建设“数字长宁”―――“举起一面旗帜,托起一个产业,繁荣一方城区”的信心更高涨、目标更坚定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作的报告中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明确了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生存方式的跨越,还是生活质量的跨越。创新是关键,要依靠科教兴国,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切实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
  “数字长宁”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据了解,下一轮发展有六件大事。
  一、加快形成新型工业化体系,长宁的重点是发展虚拟经济。要争取在国际电子商务方面先试先行,与跨国采购中心、常年展示中心对接,与虹桥涉外经贸与商务功能衔接,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以信息化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加速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力争五年内现代服务业税收达到全区总量的40%。
  三、提升三大科技园区的科技含量和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能力。使该区东、中、西三个科技园区逐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鲜明特色、板块互联、功能互补的长宁信息化产业带。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信息化新手段,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精神生活上的各种内容服务、应用服务,以此与上海人均GDP7500美元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五、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职能部门,其信息化必将对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起到政策导向作用。该区经过两年多政府上网工程之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将逐步转向应用网络的建设。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形成全方位、一体化、多功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围绕社会保障一口上下,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
  六、“数字长宁”今后将突出信息化应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着眼于数字社区、数字校园、数字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之成为执政为民的亮点,努力实现2005年长宁信息化水平居上海中心城区前列的目标。将进一步完善“我的居民”居委会信息网,年内建成20个信息化特色小区,全区中小学全部实现“校校通”,光华医院试点建设数字医院,建设一批网上社区学校,把中山公园规划建设成数字绿地,使之成为融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开放式学习环境,规划建设上海多媒体技术产品展示教育基地,使其成为新型科普基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