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长宁区率先实现校校通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31

  长宁区仙霞高级中学的一堂作文课真新鲜―――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文,再登陆校园网,用E-mail发给老师,老师轻点鼠标批改完作文,瞬时“飞”回,同学间还可传阅作文、互相评点……目前,长宁区65所中小学已全部实现“校校通”,市三女中等8所学校还采用了先进的“多网合一”技术,率先建成了“数字校园”。
  为了使基础教育尽快顺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长宁区今年投入3600万元,贯通了区教育信息网和各校网站,为每所学校配备了数字化学习室、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演示教室,购置了20万册电子图书和内容丰富的电子备课系统,同时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目前全区5000多名教师几乎人人都掌握了课件制作的基本技术。
  信息技术进入校园,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的多媒体教学。过去上地理课,一本教材加几幅地图就可应付;现在教师通过电子备课系统和互联网,搜集各种地理照片,配以大量数据,让地形地貌“活”在眼前,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丰富了。不少老师感到,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好帮手,一堂课的容量相当于过去的三四倍。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学生也从单纯的灌输对象变成了认知主体,学得更加自由,效率也大大提高。东延安中学的老师在上物理课时,先公布学习目标,学生利用多媒体光盘自学,再利用BBS和OICQ自由组合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后,自己在网上进行测试;还可登陆研究性学习平台,申请课题搞研究。这样的物理课,老师只做“指路人”,学什么、怎么学,全由学生自作主张。学生们反映,上这样的课,兴趣更大,自信心更强,知识面更宽,成绩也更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