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将迈新步:中心城区扩大综合执法的试点范围;市郊9个区县的城市化地区将同10个中心城区一样,陆续组建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与现有综合执法交叉的内容,都将纳入城管职责范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捏成一个拳头”管理,将使城市更靓,市民更高兴!
上海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始于2000年末。黄浦、徐汇、浦东三个区率先把“七八顶大盖帽,并成一顶小圆帽”,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以改变以往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执法扰民、机构膨胀等“症状”。目前,试点已在10个中心城区全面铺开:从市容环卫、绿化、路政、水务、环保、公安、工商、规划、房地等方面“剥离”出的116项行政处罚权,全交一顶“小圆帽”―――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来掌管。
城管监察队伍综合执法,节省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黄浦区城管大队在整治瞿溪路菜场周边环境时,发现一家食品店跨门经营,污染环境,还擅自挖掘人行道……如何处理?如按旧体制,就要“各唱各的调”:工商管跨门经营,市容管污染,路政管掘路,非“拖”上数月不可。现在,城管大队“独家包揽”,没了重复处罚,没了繁琐程序,几个小时就依法解决了问题。去年,浦东等7个区城管大队处罚绿化案件9000件,是试点前全市一年同类案件处理数的3倍。
城管综合执法,体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管理理念,得益的是人民群众。群众普遍反映:过去见到违章,不知道该向谁投诉;即使有人管了,质量也难以满意。现在,找一家就成了。万航渡路北京西路口,曾有一名外来人员长期“霸占”弄口设摊,严重影响交通,还扔下满地垃圾。居民们多次要求有关部门“管一管”,无奈都因“事体虽小难度大,不上不下执行难”而不了了之。区城管大队成立后,弄口很快就畅通、干净了,这名外来人员也得到妥善安置。居民们高兴之余,特制牌匾送到区城管五队。徐汇区一度无证洗车摊充斥街巷,城管大队连续一周整治,还路于民,还为确有困难的事主落实了工作……据对静安区111个居委会调查,居民对综合执法服务的满意率接近90%。
执法“新模式”也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10个区城管大队的3000多名执法人员,全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达37%。各大队综合执法时告知在先,程序规范,迄今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也未因行政复议被上级部门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据悉,目前本市正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梳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模式,畅通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部门间的沟通衔接,推广“网格化”街面巡察等,力求使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