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经历时一年的筹备,日前,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龙头、全市各区县环境监测站加入的上海环境监测网络正式成立,从而结束了上海市环境监测行业“诸侯并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今后上海的企业如发生污染事故,赶来进行污染物监测的可能不是熟面孔,而是其它区的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人员。这是上海环境监测网络调配的结果,因为被调配来的那个区环境监测站更擅长此类污染物的监测。这就是上海市新近成立的上海环境监测网络运行的职责,它开创了全国环境监测行业的先河。
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上海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市监测中心,各区县环监站、工业系统所属行业监测站及大型企业和军队监测站构成的监测体系。由于该体系相对封闭,其综合监测能力和水平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全面反映上海真正的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同时由于行业间对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要求不统一,数据利用率不高,难以有效地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上海市环保局决定打破这一局面,建立上海市环境监测网络,以实现环监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准。据悉,新建立的上海环境监测网络的主要工作,一是统一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要求,跟踪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并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共同开发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二是统一环境监测行业的行为规范,传送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信息;三是资源共享,使上海具备跨地区、跨行业的污染调查及重大的监测业务活动的能力。
目前上海市环境监测网络已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和“污染源监测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并将在年内开展19项技术培训项目,同时5个区县环境监测站的能力评估工作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