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东方破晓,清风如许,数千市民和外地游客10月1日披着晨曦,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人民广场,满怀崇敬,瞻仰新中国53岁华诞升旗仪式。
清晨6时30分,国庆升旗仪式准点开始:“唰”地一道漂亮的弧线,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冉冉升至26米高的旗杆顶端,迎风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在小荧星艺术团嘹亮的歌声中,1000只和平鸽与五彩气球徐徐升空。人群中,有即将参加党的“十六大”的代表;有一家三口感受节日气氛的普通市民;也有外地来沪的游客。上海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系的赵同学站在学生代表的队伍中,激动不已:“我要让国旗见证自己的青春,今天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0月1日,福州路上,300多面国旗装扮了沿街的商店和居民楼。此举始于1999年国庆,福州路上的一些居民、商店和单位自发筹集了3000多元,买了100面国旗挂在沿街以示庆贺。打那以后,国庆挂国旗,成了这一带约定俗成的“民规”。
小花园居委会管辖下的同兴大楼和周围几幢楼房成了“国旗楼”。614弄1号的叶美贞阿婆等,国庆前见到邻居,总不忘提醒一句:“别忘了早点把国旗挂出来!”徐阿姨的房子出租了,昨天一早,她不放心地打电话询问新住户:“国旗挂了吗?”
居委主任黄惠芳告之,国庆前夕,街道出资在“国旗楼”百户居民家的窗口安装了统一的金属旗架,使各家挂出的国旗整齐划一。“让国旗引导人、感召人、激励人。”这是“国旗楼”居民的共同心愿。
每年国庆,既是祖国的生日,也是市民王国庆的生日。“每到这一天,我总会订一个大蛋糕,裱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王国庆出生于1952年10月1日,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和上山下乡,但她一直有着“蛋糕情结”,这个愿望直到改革开放后生活好起来了,才得以实现。“如今,我还是最喜欢生日蛋糕,用以寄托我对祖国的祝福和感激……”王国庆边说边切开蛋糕,请身边的亲戚朋友分享。
大学生乐遥庆祝国庆的方式真够前卫。她掏出小钱包,上面用红色的荧光笔写着“China”;手机挂件出自“十字绣”,上面绣着一面精致可爱的五星红旗,这是小乐自己动手做的。“既喜庆、又时尚!”小乐得意地告诉记者,不少小姐妹都请她绣国旗呢。
港汇广场门前,数万盆鲜花摆放出的“祖国万岁”和国旗图案,成为徐家汇商圈的又一道风景。“请你让一让,我要拍下这面国旗!”“我还没照完呢,等等。”两位市民抢着要与国旗图案合影。这片花坛前,举着照相机的游人越来越多,不知谁提议:“干脆大家一起来吧,拍张‘全家福’!”人们全体响应,认识的、不认识的,全簇拥在国旗下,新加坡客人Jason赶忙抢下镜头,连声说:“多么珍贵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