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新丝绸之路跋涉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8

  ―――记十六大代表、上海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伟
  
  中国丝绸,以雍容华贵的特色令人迷醉。几千年来,有无数的先人在“丝绸之路”上跋涉,将中国丝绸推向全世界,装扮着人间的美丽。由本市选举产生的党的十六大代表、上海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伟民,就是新一代丝绸之路上的跋涉者。
  徐伟民1988年从部队转业进入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经过7年的努力,他从一个普通的外销业务员成长为公司总经理,并在全国丝绸企业全面亏损、外贸行业一片疲软的严峻形势下,带领职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使公司连续6年实现百分之十的年增长,去年出口创汇达7.67亿美元,在上海口岸出口创汇中排名第一,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出口贡献特等奖。
  徐伟民曾经算过一笔账: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但主要是中低档产品,只能在普通商店和“地摊”销售,单价只有世界平均价的十四分之一。为此,他提出了调整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的发展计划,把进入国际销售最终网络作为公司“做大生意”的目标。原来出口一打运动衫,只能卖40美元,现在把面料换成工艺成分高的新产品,1件就能卖40美元;普通连衫裙调整为高档婚纱礼服,单价从20美元上升到150美元。仅此一项调整,就将公司的出口创汇率翻了一番。在调整贸易方式上,他提出将低质量、低层次的自料出口,改为来料、进料加工出口,再发展到高质量、高水平的自料出口,提升国产面料档次,增加出口产品的含金量,实现了公司出口产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他要求业务部门从调整客户入手,吸收世界著名的进口、零售商,为公司产品进入高档商店创造条件。现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的高档时装店都已经有了这家公司出口的服装。
  在市政府推动下,上海市丝绸进出口公司和上海金达国际丝绸公司跨行业联合,经过资产重组后成立了本市首家工贸结合的上海丝绸(集团)公司,由贸易部门提供国际市场的流行色、新款式、新面料和客户需求信息,生产企业积极提供新面料、新款式服装,供贸易选样出口,确保出口创汇逐年递增。徐伟民作为这家公司的领头人,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对这次能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他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能够作为上海选举的代表,参加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他决心更加努力工作,为上海的经济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