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人有好福气,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城市,正一天天由蓝图变成现实。日前,有关部门向记者透露,力争3~5年内,使上海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大城市的先进水平。
天更蓝:登塔眺全城
不远的将来,蓝天白云的日子会越来越多。登上东方明珠塔极目远眺,你可以尽览申城秀色。对此,环保部门信心百倍:3~5年中,要把上海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85%以上,力争达到90%。
“西气东输”将为申城大气环境整治提供机遇。近年内,上海将逐步实施能源替代,扩大“无燃煤区”和“基本无燃煤区”的覆盖,推广二氧化硫的脱硫技术,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大扬尘控制力度,对堆场将进行合理布局和改造,实现“黄土不朝天,堆土不过夜,运输全封闭”;外环线内建筑工地由粗网式围挡作业改为细网式围挡作业……
地更绿:出门见森林
申城将变成一个郁郁葱葱的大花园,“推窗见绿”不再是梦想,市民出门500米就能看到一片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绿地。绿化部门预计,到2005年,市区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35%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争取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上海建绿已挥开了大手笔。“一纵两横”绿色走廊(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和延安路沿线景观绿化)是下一阶段建绿的重头戏;市郊桃浦、三林塘、张家浜等区域将建成450公顷的楔形“绿色翡翠”;总面积达2000公顷的几个主题公园也将崛起于东南西北四角;而郊区大片防护林、涵养林、经济林构成的郁郁葱葱森林,将簇拥起美丽的上海。
水更清:泛舟戏碧波
清波泛舟去朱家角欣赏长廊飞檐,乘风破浪领略42公里浦江两岸美景……对母亲河怀着深厚感情的上海人要在春申大地建起一座“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东方水都。《上海市景观水系规划构想》的时间表上已经写上“治水”的第一步目标:到2005年,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人文历史景观丰富的河段启动景观建设和旅游开发,在市区形成一个中心水环,为中心城区镶上一条绚丽多彩的水晶项链。
以苏州河整治二期工程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将在今冬明春启动。竹园、白龙港两大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建成后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300多万吨,一个国际一流的大型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进入论证阶段。污水收集、污染源在线监测、河道清淤、水景建设也将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