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波又一波浪潮涌向上海。黄浦江畔的这颗明珠,已成为众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第一选择。为迎接留学人员归国的高峰,今年以来,上海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在沪扎根。
最新统计表明,目前,来沪工作与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达3万多人,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所学的多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制造等上海紧缺或急需的专业。这些掌握高新陈代谢技术的留学人员在上海创办了近2000家企业,总投资额超过3.5亿美元,其中逾四分之一为生产型企业。
为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上海各级政府部门甘当“红娘”,用优惠的政策、完善的制度和优质的服务,为高层次的留学人员构筑了良好的创业平台。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层次海归人才大胆创业。今年上半年,上海实施了《留学人员来上海创办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凡是在海外有8年的留学和工作经历、所创办的IT企业注册于今年元旦之后、注册资金满50万元的留学生,都可以向市人事局和信息办提出申请,经过审批之后可获得政府一次性10万元的无偿资助用于技术研发。这一政策面世至今,已约有10家留学生企业获得了政府资助,激发出学子们巨大的创业热情。
完善人才制度,促进留学人员合理柔性流动。6月份,上海正式实施居住证制度。它从创业、工作、居住、社会保险、外汇兑换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不能或不便取得上海户籍的人才提供了优惠和便利。这一突破传统户籍制度的重大措施一经推出,便成为吸引高学历留学人员的磁石,无论是中芯国际等知名外企,还是像华力创投这样由留学人员团队来沪创办的企业,都为自己的海外归国员工集体申领居住证。到9月上旬,已有270名在沪留学人员获得了居住证,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就有200人。
疏通融资渠道,政府“红娘”提供优质服务。为帮助留学归国人员尽快熟悉国情、市情和市场,今年3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首期“留学人员专题培训班”。4月份,为解决留学人员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又组织了“2002年度留学人员与投资者项目洽谈”系列活动,具体内容包括举办留学人员融资技巧培训班和召开留学人员与投资者的融资洽谈会等。在市人事局等多家单位的“撮合”下,经过近半年的相识相“恋”,16个由在沪留学人员创办的项目与投资者“喜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