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近年来,奉贤区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残联牵头,卫生和教育为依托,社区康复为基础,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化康复工作体系,始终把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中心,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使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01年,区残联被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8月,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
一、“小额信贷”扶贫
该区建立了由分管区、镇长任组长的区、镇两级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及21个残疾人扶贫服务机构,做到“执照、场地、人员”三落实。并由区财政拨出100万元专款,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一是产前培训到位。组织535名残疾人参加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其中已有69人通过小额信贷发展种养业,获利25万元。二是产中服务到户。区、镇服务社协调科技部门,促成“科技助残”对子83对。三是发展“公司加农户”。组织残疾人从事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为200多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产品销售服务,创利100多万元。共吸纳、带动近千名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其家属就业,劳务收入达200多万元。截止到2002年8月底,累计投放扶贫贷款757.1万元,扶持残疾人家庭1140户。
二、落实保障措施
该区贯彻落实《关于贫困残疾人医疗补助的实施意见》,为696名残疾人资助门急诊、住院医疗补助9.4万元。为642名重残无业人员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并为39名城镇残疾人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的申办手续。建立特困助残金制度,已有2000多人次残疾人享受了助残解困补助金达80多万元。以“政府与社会资助、志愿者服务和居家养老为主”三结合方法,为32户老年人抚养单身重残子女型家庭提供生活起居和家政服务,建立健全“助学”制度,对1500人次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资助20余万元助学金。动员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与114户重残特困家庭结对包扶,共计资助钱物50多万元。
三、推进劳动就业
该区认真实施《上海市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办法》。分散安排残疾人150多人,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l700万元。鼓励和促进残疾人职工转岗和再就业,累计安排800多名残疾人集中就业。发展非正规就业,探索与拓宽残疾人社区就业渠道,6名智残人在社区从事保养、保洁等公益劳动。农村地区以手工加工企业和种养殖业基地为依托,98年始累计吸纳或带动近千名残疾人及其家属就业。为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先后组织900多名残疾人参加各类岗位技能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其中400多人经培训后由中心集中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