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新学年,虹口区推出加强初中八大新举措:拨款1000万元,为初中骨干教师设岗位津贴;试行校长承办制,把发展规划权交给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兼课制,发掘社会优质教师资源……虹口区针对公办初中教育的“软肋”,全方位推出创新之举,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有了突破。
首先是针对部分初中教师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本讲义二十年,半支粉笔上讲台”,有些初中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进教学的新技术、新模式。如飞虹中学的英语课,告别了黑板和粉笔,把课堂搬进电脑室,学生使用网络英语教材,让学生在网上选择感兴趣的单元,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海南中学组织专家,为学生开出200多个探究性课题,让他们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大力改革初中的办学机制,提高初中的办学水平。曲阳二中推出了“班主任主聘制”,任课教师由班主任挑选,优秀教师成了“抢手货”,表现平平者则面临下岗。在新机制的作用下,教师们义务为学生补缺补差蔚然成风,申报科研课题、要求开公开课的教师多了。北郊学校导入企业质量认证体系中的“质量监控”,取消了教导处,设立教育质量监察室,实施一套完整的教育质量管理方法,使学校管理走上了正轨。
其三,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水平和学校的社会形象。针对一些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状况,许多学校承诺“不放弃一个差生”,对部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学校发动教师集体“帮困”,坚持以表扬为主的正面教育,使许多差生跟上了集体的脚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针对师资力量相对不强的状况,许多初中掀起了师资“大充电”的活动,不少教师熟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部分教师能胜任双语教学,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长期困扰初中的骨干教师匮乏问题正在改观,许多初中的名声有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