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日前,上海警方已彻底解决冷僻字入字库问题,任何稀奇古怪的中国字都可以在身份证上打印出来,而不必像以往那样用手写。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电脑硬件限制,各行各业在实现信息化时一般均使用仅有2.1万余字的标准字库,这为以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十多年来,上海数万使用冷僻字做名字的市民为此吃尽了苦头,身份证上名字是手写的,银行存折上没有“全名”,到医院看病要“改名”,连到邮局取汇款都要被人怀疑“冒名顶替”。
从去年开始,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利用大批市民更换新身份证的机会,会同有关科研单位,研制出了运行于win-dows系统上的包含3000多冷僻字的补充字库,并研制了有强大的造字功能的软件。目前,该套系统已开始运用于市公安局的计算机网络,并首先在身份证制作上大显神通。与此同时,治安总队还与社保卡中心联手,将这套系统应用于社保卡制作中,解决了社保卡上打印冷僻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