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普陀区在市场、工业园区建起党支部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52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上海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喜迎党的十六大―――风展红旗如画―上海基层党建巡礼”专栏,将集中展示他们在各条战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不凡的工作业绩迎接十六大,为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夺目风采。
  
  日前一个晚上,普陀区桃浦镇新经济组织系列党课又开讲。预发100张听课证,却有150多人冒雨赶来,宽敞的镇政府会议室,不得不临时加座。听课者有谁?是来自镇各市场、工业园区的业主和外来务工青年,其中38人是入党积极分子。两个多小时的党课,无一人中途退场。
  无独有偶,私营企业占半壁江山的长征镇党委发起“吸纳下岗职工承诺”活动,百余家私营企业踊跃参与,开辟就业通道,让千余下岗职工重新上岗。
  普陀区有11个经济区、工业园区,区域内注册的私营企业达9937家,私营业主和外来打工者云集。这里的党组织对他们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业主和务工者异口同声:因为党组织能为我们解难。
  面对企业规模小,党员分散、单个企业无法成立党组织等现状,普陀区探索在市场、工业园区层面建立党支部。支部书记由上级党委委派,党支部成员实行“全天候错时工作制”,串企业(职工)门、解企业(职工)难、凝企业(职工)心。
  在武威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党支部书记的办公室“白天开着门、晚上亮着灯”。做水产生意的党员陈飞是这里的常客。从江苏启东到上海5年间,陈飞钱赚了不少,心里却空落落:作为党员,只是每年回乡时交清全年党费,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他内心渴望“过一次党组织生活”。去年,市场建立了党支部,他郑重地将组织关系交到书记手里:我过组织生活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服务是市场、园区党支部的“头号工程”。华润工业小区内,家具企业集中,可企业员工大多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党支部请来消防“专家”,深入车间开展培训。一些工业小区还举办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讲座,为业主“充电”。许多业主感慨万千:原以为建立党组织,只会“多一个婆婆”,没想到是“多了一个依靠”。某企业一员工因与业主互相看不惯,常常带头与业主“作对”,业主向党组织求助。党支部与此员工谈心后,建议他换个环境,并在另一企业支持下,解决了“难题”。
  在新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需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努力。长征镇星云经济区有私营企业2000多家,不少企业不签订用工合同、低工资聘用工人、无报酬延长工作时间,以致劳资纠纷不断,影响了私营经济的发展。为此,镇党委建立起由党组织领导,劳动部门、私营业主代表和联合工会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三方协调”下,1450多家私营企业分别与职工签订了劳动报酬集体合同,并且决定定期召开集体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限定最低工资标准;第二次会议,补充了养老保险条款。第三次会议,增设劳动保护、女职工权益保障等措施。看着手中的一纸合同从无到有,条款由少变多,广大职工都把党支部、工会当成了“主心骨”。
  为职工维权,也要为业主服务。三方协调小组请来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共同组建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办证等“一条龙”服务,对企业定期进行服务指导,还编辑“星云信息”月刊,及时把最新政策法规、经济信息传递到企业。
  “白天经商,晚上闲得慌,喝酒打牌会老乡,打架斗殴骂爹娘”,曾是不少外来人员的生活写照。如何改变?党组织联合区武装部,建起民兵排和民兵营,将外来人员组织起来,早上训练,夜间巡逻护厂、护园,既维护社会治安,又充实了他们的生活。工、青、妇组织也开展起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大家的欢迎。一些市场和园区纷纷开办务工者学校,使许多务工青年出了厂门、离开摊位,就可进校门学技术、学法规、学礼仪。来自江苏泰兴的小黄说:现在,“我们每天都拥有阳光般的心情”。前不久,他正式向党组织表达了入党的心愿。

相关阅读